滾滾長江,從唐古拉山一路奔向東海, 全長6300余公里,兩岸風光無限,文脈更是源遠流長。為進一步促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長江經濟帶與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相互協調,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推動13個省區市共建共享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早日成為長江沿線經濟、生態、文化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
2022年1月,我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建設范圍將長江干流區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納入綜合考慮,涉及13個省區市?!斑@是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推動長江經濟帶更高質量發展,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深入的重大舉措?!睘榇龠M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長江經濟帶與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相互協調,賀云翱提出了五方面建議。
在頂層設計方面,他建議各地在編制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時,要把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相互協調作為重點內容納入規劃。同時,推動國家有關部委建立全流域范圍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協調聯動機制。強化沿線城市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長江經濟帶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序銜接、協調推進,形成管理模式和管控方式上的省市縣域全線一盤棋,做到長江上、中、下游區域協調,共建共享。
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兩岸文物、文化遺產豐厚。基于此,賀云翱建議,聯合長江沿線城市統籌推進長江沿線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
比如,開展長江沿線文物、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資源,摸清家底,建立數據庫,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長江經濟帶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提供第一手資源。實施以長江文化闡釋為核心的長江沿線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推進長江沿線、河湖(如嘉陵江、漢水、洞庭湖等)流域重要遺址的考古研究,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持續推進長江沿線古鎮,尤其是江南水鄉古鎮、中國明清城墻、海上絲綢之路等聯合申遺工作。
千古文脈也為文化旅游創造了條件。他建議,結合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建設發展實際,統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生態保護、長江經濟帶文旅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比如,規劃建設沿江旅游城鎮體系,促進長江上、中、下游沿線城鎮進一步拓展各自濱江岸線的文化旅游休閑功能,銜接沿江旅游帶與環湖旅游圈等,建設特色長江文化旅游帶。推動成都、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合肥、南京、上海等長江流域重要節點城市,深度融合產城景、農文旅、交文旅等資源,合力建設世界級長江流域黃金旅游帶。
此外,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要高度重視沿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建設一批文化生態保護區,展現長江多樣文化,促進長江沿線地區的生態文明整體發展,促進長江流域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賀云翱: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13省區市共建共享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