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在2022年初這個特殊的春天,疫情再次打亂了我們的學習與生活。面對這次疫情,人文學子展示出了新時代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在這個春天看到了春暖花開。
自學校實行封閉管理以來,人文學院學子在做好自身學習、個人防護的同時,充分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人翁作用,積極投身于核酸檢測、就餐引導、校園清潔等各項志愿服務中去,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志愿服務,黨員先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3月20日、22日,我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需要在全校團員青年中間招募負責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工作的志愿者。人文學院本科生黨支部動員廣大黨員學生積極報名參加,經過遴選,史明瑞、蔣雨辰、陳韻竹、段振翔、吳啟月、程佩琪六名黨員成功入選,與其他學院同學共同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成功起到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他們工作細致,認真做好每位待檢人員的信息錄入;他們工作耐心,悉心幫助每一位老師、同學打開行程碼、健康碼;他們工作踏實,身穿防護服,面戴口罩,認真堅守自己的崗位。
請求出戰,守土有責
青春在選擇戰場時從來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難,有多苦。近幾日,人文學院黨總支陸陸續續接到了部分學生所寫的請戰書,請愿加入到學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工作中去。人文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邱同學在請戰書中這樣寫道:“目前我校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緊要環節,正此關頭,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學生還是支部書記,我都理應站出來?!?/p>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一次次義無反顧的站出,是人文學子用實際行動在詮釋責任與擔當,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堅強后盾,共同鑄就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正是靠著這些優秀學生,人文學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做的扎扎實實,細致入微,為全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力量。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背后,人文學院也積極為志愿者們購置相關的醫療用品、防護用品,用實際行動關心、支持志愿者,做好他們堅強的后盾,將愛與關懷傳遞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人文學子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一個個口罩的背后,雖看不清你們可愛的面容,但卻記住了你們堅定無畏的眼神,你們溫暖如春的話語,正是你們用點點星火,點亮了這個特殊的春天。
來源:南京藝術學院
標簽: 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