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誕辰120周年。唐圭璋的戶籍卡被收藏在南京市檔案館,除各項基礎信息外,值得注意的是唐圭璋與戶主關系為“孫婿”,戶主“尹高氏”,服務處所為“金陵大學”,當時唐圭璋住在利濟巷63號。結合檔案我們一起走進詞學大師的一生。
唐圭璋戶籍卡(南京市檔案館館藏)
唐圭璋從事詞學研究七十余載,著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詞學論叢》《唐宋詞簡釋》等二十多部煌煌巨著,總字數達1000萬言。“詞學是唐圭璋一生所有精神、情感、生命的寄托。” 如葉嘉瑩先生撰文所言,唐圭璋是詞學界當仁不讓的泰斗。
師從大家 潛心學業
唐圭璋,字季特,1901年1月23日生于南京,滿族人。幼讀私塾,13歲入南京立奇望街小學。三年后,南京全市小學畢業會考唐圭璋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省立第四師范學校。
1922年夏,唐圭璋考入國立東南大學中文系,師從吳梅學習詞曲。吳梅聲望很高,弟子如云,不僅有文學家、戲劇家,如朱自清、田漢、鄭振鐸,還有著名演員梅蘭芳等人。
唐圭璋在大學期間匯輯了《納蘭容若詞》,撰寫成《宋詞三百首箋》,吳梅親自為之作序,至今依然是詞學入門經典必讀之作。唐圭璋是吳梅最出色的弟子之一,與任中敏、盧前一并被稱為“吳門三杰”。
煌煌巨著 碩果累累
1928年,唐圭璋大學畢業,先在江蘇省立第一女子中學教中文,后轉任中央軍校國文教官,兼教歷史。戰火紛飛的年代,唐圭璋一心鉆研詞學。
1937年,唐圭璋以一人之力,前后歷時7年,完成了《全宋詞》全書稿初稿。在各地分發后,轟動了當時的學界。他撰寫的《宋六十家詞跋尾》和《四十種詞跋尾》問世后,收到學界一致好評。
恩師吳梅評贊道:“唐子之作,可謂為人所不敢為矣”。唐圭璋名動全國,大名赫然載入了《民國名人圖鑒》。
唐圭璋手跡
傳道授業 薪火相傳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唐圭璋在東北師范大學任教。1953年秋,他調回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講授古典文學至1990年。
唐圭璋在大學執教時,常常攜帶一支長笛,以加深學生對曲詞意境的理解,講解至有趣處,便會情不自禁地用昆曲清唱,這樣獨特的教學方式傳承至其師吳梅。
1959年,他開始重新全面修訂《全宋詞》。到1966年,《全宋詞》重印出版,增補詞人二百四十余家,詞一千六百余首,再次轟動學界。
1979年,唐圭璋又完成《全金元詞》,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學術資料。
唐圭璋先生與弟子們
1981年,唐圭璋創建了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第一個博士點——中國古代文學博士點。他培養了楊海明、王兆鵬等很多詞學人才,為學術界不斷輸送著新鮮的血液。
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唐圭璋的《詞話叢編》( 修訂本)精裝五大冊,增補了25種,共計85種詞話,集歷代詞話之大成,為我國詞學批評填補了空白。
唐圭璋在學術上孜孜以求,在教學上嘔心瀝血、辛勤耕耘,是我國詞學當仁不讓的泰斗。
原標題:寧記憶·檔案|詞學泰斗唐圭璋
來源:金陵檔案
標簽: 詞話叢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