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消息,標稱卡士酸奶(蘇州)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餐后一小時”雙歧桿菌C-I風味發酵乳,酵母項目超標。卡士乳業方面4月7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酵母超標可能系出廠后儲運或終端溫度不達標所致。卡士該批次產品留樣經第三方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通報顯示,標稱卡士酸奶(蘇州)限公司生產、統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永新坊店銷售的“餐后一小時”雙歧桿菌C-I風味發酵乳(250g/瓶,2021-12-23),酵母檢出值為6000CFU/g,是標準規定最低值(≤100 CFU/g)的60倍。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解釋稱,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是一種天然發酵劑。酵母數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其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等。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并將相關情況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資料顯示,卡士品牌原屬于綠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注冊于1999年。2021年5月,綠雪生物更名為卡士乳業(深圳)有限公司。據知情人士了解,卡士2020年營收規模也已超過20億元。
從2017年的“餐后一小時”,到2021年推出“斷糖日記”,卡士近兩年的酸奶新品均踩上了“益生菌”“無糖”等流行概念,使其成為高端酸奶品牌代表。在2021年7月的一則營銷文案中,卡士自稱其品牌標簽為“酸奶中的愛馬仕”。
針對此次抽檢,卡士乳業方面4月7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低溫發酵乳產品出廠后,如果遇到儲運及銷售終端溫度不達標或其他不確定因素,會造成酵母等微生物快速繁殖,涉事批次酸奶可能系出廠后儲運或終端溫度不達標所致。目前,卡士該批次產品留樣經蘇州工廠質檢、第三方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原標題:卡士1批次酸奶酵母超標,稱系儲運或終端溫度不達標所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