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高考成績陸續發榜,一年一度的暑期“摘鏡熱”如約而至。不少即將邁進大學校園的畢業生將“摘掉眼鏡”列為“愿望清單”,有的是因為填報志愿所選的專業要求,也有為擺脫眼鏡束縛,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大學生活。
高考一結束,鄭州視光眼科醫院就進入暑期“摘鏡”高峰,扎堆“摘鏡”的學子逐漸增多。每天早上還不到8點,醫院門口就往往排起隊來,前來檢查手術的人群火爆,醫院已連續多日安排手術,助力廣大畢業生摘鏡。
“6月10日至6月底這段時間的屈光門診,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有摘鏡需求的高考生”。青島華廈眼科醫院的屈光門診是各醫院暑期“摘鏡熱”的一個縮影,每年高考結束,來醫院咨詢近視矯正手術的人絡繹不絕,從6月中旬到8月底都是近視手術的高峰期,而且這種形式逐年上升趨勢。
近視手術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只有檢查合格才可以手術。而且每一種手術形式都有其適應癥和特點,到底選擇哪種近視矯正手術,并非取決于患者單方面的選擇,還依據患者自身的眼部條件。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屈光學科技術總監、安徽省區業務副總院長、廈門眼科中心業務副院長劉才遠介紹,近視手術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在開始近視手術前,首先需要做詳細的術前檢查,包括視力、眼壓、角膜地形圖、生物力學、眼底、晶體、眼軸等20多項檢查。然后才好準確判斷是否符合手術條件,以及選擇哪種手術方式。
近視手術也并非隨時可做,為了在術前檢查中能夠得到盡可能準確的數據,平時如果有戴隱形眼鏡的,需要提前停戴。軟性隱形眼鏡需停戴1周以上,RGP需停戴1個月以上,角膜塑形鏡需停戴3個月以上。
“哪一種手術方式好?”不少家長和高考生都有此疑慮。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河南區域業務總院長、鄭州視光眼科醫院院長劉蘇冰表示,“不論哪一種手術方式,都有它的適應范圍,以全飛秒、半飛秒、Smart千頻激光為代表的‘減法’類手術,以ICL、TICL為代表的‘加法’手術,兩大類近視手術分別針對不同的人群,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