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江蘇省民政廳、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政務辦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指導各地完善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推進統籌建設,不斷提升全省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實施意見》中提到,按照智慧城市和現代社區的發展要求,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集約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切實提升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社區治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廣泛建設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顯著提高社區治理和服務智能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智慧社區建設示范點,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意見》提出要夯實智慧社區的建設基礎。一是集約建設智慧社區信息平臺基礎。以社區“治理”“服務”和“自治”為主線,以設區市為單位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多部門協同推進智慧社區平臺建設。二是有效構建智慧社區治理大數據基礎。加快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依托公共數據平臺,推動黨政部門之間、鄉鎮(街道)與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交換,推進實現村(社區)數據一次采集,跨部門、多層級互聯互通。三是積極加強智慧社區服務設施基礎。實施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智慧化改造工程,推動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深入開展5G建設工程,持續推進智慧版技防城建設,加強社區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完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實施意見》強調要構筑智慧社區治理與服務場景。一是拓展社區智慧社會治理場景。全面推進“互聯網+社區黨建”,深化推進“精網微格”工程,構建“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微網格—戶”工作體系,實施鄉村數字治理提升行動,積極推動智慧安防社區建設,搭建社區災害風險預警模型,加強網絡文明建設。二是拓展社區智慧政務(公共)服務場景。深化“互聯網+政務(公共)服務”,推動線上政務服務和線下村(社區)服務站點的有效融合,設置全科窗口,實現綜合服務,提升村務精細化治理能力,形成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服務體系。三是拓展社區智慧便民服務場景。引導互聯網企業和各類社會力量、市場主體參與社區便民服務,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和共用,促進智慧社區建設,開發居家養老、托育、衛生健康、文體活動、家政服務、購物消費、交通出行、休閑娛樂等智慧化社區服務應用。四是探索基層群眾自治智慧化場景。探索“互聯網+群眾自治”,引導社區居民群眾通過智慧化平臺、信息化手段參與社區治理和群眾自治,探索村(居)民委員會換屆網上選民登記,試行線上社區議事協商、村(居)民主決策、村(居)務公開、村(居)務監督,暢通拓展群眾參與治理渠道。
據介紹,省民政廳將聯合相關部門根據《實施意見》要求,指導各地以設區市為單位統一規劃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動部門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健全完善政府指導、多方參與的智慧社區建設資金投入機制,指導開展縣(市、區)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引導鄉鎮(街道)、村(社區)因地制宜探索開發符合本地實際的智慧特色應用場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