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近日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進行介紹?!斗诸愔改稀氛狭嗽锻恋乩矛F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據了解,《分類指南》全面采用統一的用地用海分類,適用于國土調查、監測、統計、評價,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生態修復,土地審批、供應、整治、執法、登記及信息化管理等自然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工作;實現國土空間的全域全要素覆蓋。在全域實現陸海全覆蓋,在陸域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等各類用地全覆蓋,實現建設用地的全覆蓋;體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需要。對建設用地類型的細分進行了調整;《分類指南》增設了“留白用地”,特指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暫未明確規劃用途、規劃期內不開發或特定條件下開發的用地。
國土三調是中國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按照《三調分類》確定的分類標準,已經查清全國國土空間土地的利用現狀,初步形成了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數據成果。堅持《分類指南》與《三調分類》的統籌銜接,《分類指南》還吸收了國土三調實踐成果,進一步融合完善。下一步,將在研究細化森林、草原、水、濕地等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標準體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國土三調成果,推動調查成果在國土空間規劃等方面的共享應用。
此外,自然資源部將以《分類指南》為基礎,根據地類的主要功能制定差別化、精細化的用途管制措施:對于耕地和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用地實行更加嚴格的管理,細化用途轉用管控規則;按照業態類型和用地特點等制定分類管理的措施,支持和規范農村產業發展用地;加強土地用途轉用的管理,完善“制度+技術”的監管體系。(記者常欽)
標簽: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