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掛出了今年第三批住宅集中供地清單。據悉,第三批集中供地共計推出17宗地塊,總用地面積達120.8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296.4萬平方米,總起拍價達434.1億元。對比今年第一、第二批48宗地塊,貨值不足前兩次的一半。但是,相對于第二批土地供應,本批供地取消“限售價”,南沙也取消了傾斜首套置業買家等規定。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土地拍賣房企拿地態度會趨于謹慎,接近年底房企主要以促銷保量為主。
廣州本輪供應土地簡況
供地數量(宗)17
總用地面積(平方米)120.8萬
計容建面(平方米)296.4萬
總起拍價(元)434.1億
土地數量銳減 多區供應為零
本次所掛拍地塊中,南沙占4宗成為本批主要供地者,面積總計11.4萬平方米,其中3宗位于橫瀝島,1宗位于金洲-蕉門河。
總體來說,南沙幾個地塊地理位置優越。南沙區橫瀝島尖DH0502012地塊位于橫瀝島北部,接近靈山島尖產業集聚區,具有較好交通條件。片區基礎設施完善,土地開發條件較好。同時臨近蕉門水道,具有較好的景觀資源和生活氛圍。處于橫瀝島科創商務功能區,可打造成為科創產業生活服務社區。而橫瀝島尖DH0507042-DH0507045地塊位于橫瀝島東部,片區基礎設施完善,土地利用條件較好。周邊水網密集,靠近蕉門水道,具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和景觀資源。發展規劃上,地塊處于總部功能區,可依托總部經濟集聚區打造高品質生活社區。此外,南沙區南沙街友展路以東地塊則位于南沙中心城區的金洲板塊,臨近南沙灣,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距離金洲地鐵站1.5公里。周邊有南沙碧桂園、敏捷麗都等大型房地產項目,有蝴蝶洲公園等大型休閑配套及永旺超市、華匯國際廣場等生活配套。
除了南沙,白云、黃埔、番禺各掛出3宗地塊,從化2宗,海珠及增城各有1宗。而天河、越秀、荔灣、花都是零供應。
在這兩年“當紅炸子雞”的黃埔區,本次推地仍然是熱點之一。其中,黃埔HBPQ-D1-2地塊位于廣汕公路以北、惠聯路以東,所在位置為黃陂片區。該片區在前兩輪供地中可謂“出盡風頭”,在今年首輪土拍中誕生搖號地塊,在二輪土拍中的班嶺地塊,即使被“限售+限房價”,依然吸引6家房企競拍。克而瑞統計顯示,目前地塊周邊在售項目有融創翔龍廣府壹號,在售建面77~140平方米三至四房產品。黃埔CPPQ-A4-3地塊、CPPQ-A4-2地塊位于長嶺居長賢路以南。據了解,地塊所在片區定位為“生態宜居社區”,生態環境良好,未來擬打造成一個大型居住片區。據克而瑞統計,目前長嶺居在售項目有中冶逸景臺及五礦壹云臺,其中中冶逸景臺在售建面137~212平方米四房產品,五礦壹云臺在售高層洋房。
作為中心區的海珠區,此次推出的是華洲路63號AH0801012地塊(天斯地塊),地塊位于華洲街道土華社區,與著名的海珠區濕地公園為鄰。地塊臨近地鐵18號線龍潭站,20分鐘可達冼村,未來該站點還是地鐵11號線及19號線的交匯站,出行相當便捷。地塊周邊新房稀缺,多為二手房。
向來以“供地大戶”著稱的增城,在本輪供地中僅掛出1宗地塊。
多宗地塊“回爐” 起拍門檻降低
據悉,出現在本輪供地清單中的地塊,有7宗來自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流拍的地塊。番禺利豐北側地塊和從化區江埔街地塊起拍價不變,其余4宗均降價掛牌。據合富研究院統計,此次起拍樓面價降幅多在10%~20%之間,其中不乏近郊番禺及中心白云(北部)宅地降價掛拍。比如白云區均禾街地塊,本次起拍價為20014元/平方米,之前起拍價為24876元/平方米。降價幅度最大的是番禺大石地塊,此次起拍樓面地價為18733元/平方米,上次起拍價為27688元/平方米。
此外,第二批供地中,黃埔、南沙部分地塊均被限制了未來新房售價,而在本批集中供地中則沒有體現這一點。同時,為了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白云及番禺掛牌宅地均取消了一個月內一次性付清總價的要求。不過,黃埔及海珠所掛地塊均要求銷售首套購房家庭占比50%。可以看出,對于房企“拿地資金”的管控并未放松,對“買地資金來源”的要求仍然全面覆蓋。
在起拍單價上,本次起拍樓板單價最高的為越秀南地塊,達47616元/平方米。海珠區擠進廣州歷史宅地起拍樓板價TOP5。海珠區華洲路地塊,排名廣州宅地起拍樓板價TOP5,該地塊位于海珠區華洲路63號,起拍樓板價為40375元/平方米,競拍方式為“競地價+競自持+搖號”。
專家預測
更多城市優化土拍規則
房企在此次土地拍賣中是否熱情不斷?
先看看市場環境。受8月底第二批供地掛牌“限售價”以及“二手房參考價”兩個因素影響,9~10月廣州新房成交疲軟,買家觀望情緒趨濃。去年成交平均破萬的“金九銀十”,今年變成“銅九鐵十”,并延續6月以來7000宗/月的低位。可見受輪番嚴厲調控影響,在擠水分的同時,剛需買家的購置熱情亦隨之降低,部分非熱門板塊項目去化不足20%,開發商壓力不少。另一方面,近兩個月廣州新批供應量“節節攀升”。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顯示,10月,新房供應量創下年內新高達1.7萬宗,比去年火熱的同期還要高。
有房企負責人表示,在當前市場下行期,開發商仍大量加推,說明其手上存貨不少,目前是“放手一博”保業績。因此近1~2年在廣州大展拳腳拿地的開發商,大概率會選擇“去貨回款”,再次大規模拿地的可能性不大。
克而瑞研究員馬千里表示,結合近期政策環境來看,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整體資金環境仍然高度收緊的情況下,土拍“降溫”在一定時間內還將延續。但是本輪拍地門檻較二輪大多有所放松。為了應對土地市場的降溫,將會有更多重點城市會進一步完善優化土拍規則。對于中心地塊而言,企業拿地積極性將會有所提升。本輪集中土拍中,預計高撤牌流拍率的現象會有所改善。
地產專家鄧浩志表示,在目前已經公布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的城市情況看,普遍都作了較大調整,主要是大幅降低了競拍的門檻。比如南京放寬了參拍企業的資質要求;蘇州同時下調了保證金和首付款比例,取消了土地的市場指導價,保證金比率全部下調至30%,首次付款比例下調至50%……多地下調競拍門檻,主要原因還是樓市降溫超預期。近期不少房企都資金緊張,絕大多數民營房企主要精力都放在解決債務問題、保證工程和精簡架構問題上,基本沒有閑置資金可以用于買地。仍有能力買地的只有央企、部分國企背景的房企。但其整體購買力也大幅下降。加上新房銷售放緩、庫存上升,央企國企背景的房企目前也比較謹慎,不敢輕易出手,生怕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