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城區可供開發建設用地越來越少,時間一長,大量房子會變舊變老,就面臨著改造提升的事,如何盤活龐大“存量”?近日,市城鄉建設局推出既有建筑改造設計與審查新規,希望能彌補建筑市場這塊“空白”。
彌補建筑市場改造與審查“空白”
“長期以來,既有建筑改造過去是按照新建工程的要求來干,導致改造難度和代價巨大,大量建筑甚至無法實施改造,該問題已成為困擾大家的難點。新規出來后,將彌補建筑市場改造與審查空白。”合肥建設部門的內部人士透露。
樓頂加太陽能不能降低承重安全
既有建筑未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擅自改動建筑物主體結構和改變使用功能。也就是說,房子的結構安全、消防安全和使用性能水平都不能降低。
如今,城市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像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在改造時,一定要進行抗震設防專項審查。對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所等建筑的改造,或其他建筑改造為這些使用功能的,應按不低于重點設防類的要求采取抗震設防措施。
另外,以后建筑增設太陽能、照明、通風等屋面設施時,不能降低屋頂承重安全和防護安全,不應破壞防雷設施。
水電氣使用改造有技術標準
針對居民們關心的老房子水電氣熱使用問題,新規也提出了改造上的一系列技術要求。
其中,既有居住建筑在供暖系統改造時,應實現分室(區)溫度控制、分戶計量。人員密度相對較高且變化較大的房間,宜設置室內CO2濃度監控系統,設置時應與通風系統聯動。
對于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熱源改造,應經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宜優先利用工業余熱、廢熱、地熱及可再生能源。全日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熱水配水點保證出水溫度不低于45℃的時間,居住建筑不應大于15秒,公共建筑不應大于10秒。
局部增設衛生間和其他用水設施時,宜采用同層排水方式,不得對相鄰住戶產生影響,避免產生使用后的鄰里糾紛。
鼓勵設置防高空拋物監控
新規要求宜設緊急求助報警裝置;以燃氣為燃料的廚房,應設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自動切斷閥門裝置;宜設漏水檢測控制裝置;還可為紅外人體探測、險情處理、跌倒報警等智能設施預留安裝點位。
住宅外窗應提高安全性能,優先選用平開窗,配設防墜設施。底層住宅外窗以及開向樓梯間、走廊的外窗,宜采取防盜或報警措施;鼓勵設置防止高空拋物監控設施。(記者 吳奇 實習生 陶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