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22日,券商板塊尾盤拉升,國盛金控盤中一度接近漲停。Choice數據顯示,截至收盤,50只券商股中有48只收漲。其中,國盛金控以7.49%的漲幅領跑,首創證券、湘財股份均漲超2%,華泰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等頭部券商跟漲。
隨著市場回暖,投資者參與度增強,A股交易規模近期顯著增長。截至9月22日收盤,9月以來的16個交易日中,滬深兩市成交額有15個交易日超過2萬億元;9月18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3.14萬億元,為年內第三高。市場交投活躍直接提振券商經紀與自營業務預期,成為板塊拉升的重要催化劑。
機構普遍認為,證券行業三季度業績向好的趨勢有望延續,券商股正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具體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券商板塊ROE提升趨勢明確。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一方面,券商行業已越過成本高企的拐點,未來在降本增效與長期競爭力之間謀求平衡,盈利能力有望持續回升。另一方面,近期市場成交活躍、杠桿資金持續活躍、港股IPO回暖,經紀與投行業務持續放量、權益投資具備彈性,有望驅動券商板塊ROE提升。
增量資金入市潛力或進一步打開業績和估值空間。廣發證券研報表示,兩融成交占比較歷史高點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當前居民超額儲蓄率高企、儲蓄定期化明顯的背景下,未來存款活化、儲蓄向投資的轉移仍有較大空間。低利率與“資產荒”下,險資、理財和公募基金的權益類占比均有望觸底回升。
自營業務彈性增強同樣備受關注。廣發證券研報稱,券商自營結構面臨調整拐點,業績彈性有望放大。低利率時代下,隨著長端利率下行和上市公司分紅水平提升,權益市場吸引力不斷增強,券商權益配置空間逐漸打開,進而有望提升券商的業績彈性。
此外,券商基金代銷業務市占率的提升,為板塊業績修復提供支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券商權益類基金、非貨幣基金、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環比增速分別為6.48%、9.43%和9.94%。方正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表示,高交投環境下,互聯網券商基本面修復明確,預計其三季度凈利潤增速有望達70%。
作為“行情風向標”,券商板塊的估值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從估值水平看,券商板塊仍處于歷史中低位。中航證券非銀分析師薄曉旭研報觀點稱,年初以來,權益市場整體表現向好,但券商板塊指數修復力度仍落后于大盤,大型券商估值目前仍處于歷史中低位水平。在中長期資本市場向好趨勢明確的背景下,券商業務的深度與廣度將進一步拓展,業務結構和估值均具備中長期增長空間。
華龍證券研報表示,證券行業整體估值與業績改善出現背離,具備較強的修復空間。在市場活躍度提升、監管政策積極、長期資金入市加速等多重利好下,券商行業基本面改善趨勢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