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民營藥企的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肖偉一直關心中醫藥領域的議題。在他看來,中醫藥科技創新評價體系還有待完善。“中醫藥學是一門特殊的科學,其理論體系與診療方法均不同于現代醫學,中西醫學范式不同決定其評價方式不同。”肖偉發現,目前的中醫藥科技評價體系以西醫西藥為主導,未充分考慮中醫藥特點,如在重大項目評審、科技獎項評選以及優秀人才遴選方面,將中醫藥與西醫西藥放在一起,未能完全實行同行評議。
他舉例說,在評價指標方面,過分關注國際通用的計量學評價標準,忽視對中醫藥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認識。如中醫藥人才評價,過分強調以SCI文章作為硬性指標;療效評價上,單純使用現代生物醫學的評價方法和指標等,這些難以準確地評價中醫藥。
“為更好地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激發中醫藥創新活力,應探索構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科技創新評價體系。”肖偉建議,探索建立以中醫藥為主導的獨立、自主的評價體系,不再依附于西醫西藥評價體系。比如,在中醫藥重大項目評審中,把中醫藥項目作為獨立的一個類別進行評價。評審專家由相對高比例的中醫藥專家為主,從專業維度進行評價;其他專業專家從科技通用規則的角度進行評價監督和補充評價。科技部門與中醫藥主管部門建立協調會商機制,統籌設計并組織實施中醫藥科技工作。
此外,還應系統研究中醫藥自身特點,密切結合評價對象特點建立分類評價機制;建立客觀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第三方中醫藥科技評價機構。比如,對于上市后的中藥、人才遴選、科研項目或平臺建設立項等過程中,增加第三方科技評價機構的參與度和結果采信要求等。(記者 付 奇)
標簽: 中醫藥科技創新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