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蘇州成為“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歸根到底還是要靠人才這一“第一資源”。昨天舉行的蘇州市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新修訂的《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將科技項目經費最高支持額度從4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安家補貼的最高支持額度從25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體現出蘇州延攬高端人才和優質項目的力度。
據介紹,原細則于2016年12月開始實施。隨著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向縱深推進,蘇州人才科技工作有了新要求新任務,特別是去年蘇州創新推出人才新政4.0版后,突破細則內容,更有必要對細則進行一次全面修訂。
蘇州在修訂過程中,注重聚焦一個“準”字,對標一個“高”字,突出一個“實”字。緊扣我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聚焦產才深度融合發展,采取更有針對性措施,大力集聚產業發展急需的領軍人才。在堅持標準、確保質量的情況下,自加壓力,增量擴面,三年內計劃引進雙創領軍人才6000名,其中市級不少于1000名。
本次新修訂的細則共7章28條,修訂后政策內涵進一步豐富,支持力度進一步加碼。
進一步構建階梯式的政策體系,修訂后的細則明確,姑蘇領軍人才計劃設重大創新團隊、創業領軍人才、創新領軍人才、青年領軍人才等類別,根據人才的緊缺性分層設定對應支持政策。以重大創新團隊引領突破產業提質的“天花板”,以“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筑牢高新技術企業、先導產業集聚的“新城墻”,以青年領軍人才夯實創新創業的“蓄水池”,為蘇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和保障。
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細則修訂后,進一步擴大政策的覆蓋面。青年領軍人才為本次修訂后細則新增內容,青年領軍人才創業類引進和培養并重,突破資歷、來蘇時間限制,降低出資要求,給青年人才更多機會;創新類除企業引進的青年科技人員外,將在蘇高校、科研院所引進的從事基礎研究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也納入支持范圍。進一步延長政策的扶持鏈。增加了“立項后5年內入選瞪羚計劃企業的,再給予最高100萬元滾動支持”的政策。加上既有政策中“項目承擔期結束通過項目驗收,且技術先進、發展潛力較大,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000萬元或入選市獨角獸培育計劃的,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的項目滾動支持”,兩項滾動支持最高可達200萬元,對于發展潛力大的人才項目,不但扶上馬,更要送一程,助推頭部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進一步突出產才融合發展。圍繞“以人才國際化引領產業高端化”的導向,修訂后的細則明確,姑蘇領軍人才計劃圍繞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優先支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的人才項目。細則同時明確,設立區域重點產業人才專項,鼓勵各市(縣)、區根據區域特點科學規劃、錯位發展,加大重點產業領域人才的引進力度。
進一步優化人才遴選機制。為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修訂后的細則對重大創新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基本條件進行了完善,刪除了年齡、資歷等剛性要求,增加了薪酬等市場化條件。增加了人才認定制的內容,突出市場化導向,對社會資本引進落戶的優秀人才創業項目、舉薦專家舉薦的項目、全國高水平創業大賽的獲獎項目、企業高薪聘請的人才等,可直接立項或簡化評審程序,讓政策兌現更加高效。
據了解,目前,蘇州全市人才總量超300萬,高層次人才總量突破30萬,引進海外留學人員5.1萬余人。自主申報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291人,其中創業類146人,連續8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入選省“雙創計劃”1114人,連續14年位居全省首位。(記者 曉亮 張葉)
標簽: 新版姑蘇領軍人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