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 以司法大數據量化治理水平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聯合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事業局,共同發布全國首個以司法大數據為基礎的“縣域基層治理司法指數”。該指數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將唯亭街道的治理情況作為樣本,發揮出了司法審判作為基層治理“晴雨表”、風險隱患“預警器”、輔助決策“數據庫”的積極作用。
園區法院從受理的唯亭街道區域內的案件中,選取善良風俗類、社區治理類、治安治理類、行業治理類、重大風險類等與基層治理密切相關的五大類型案件,對這些案件進行統計分析,以案件數量及變化趨勢進行加權計算,以基準比例為參照統計出基層治理司法指數。基層治理司法指數采用百分制,85分以上為優秀等次,75分至84分為良好等次,60分至74分為合格等次,60分以下為不合格等次。
“79分、81分、89分”,這是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2018—2020年基層治理司法指數的得分。該街道經過3年基層治理,司法指數從良好等次躍至優秀等次,這也與該街道近年來在基層治理方面的實績可以相互印證。唯亭街道黨工委書記袁小駿介紹,唯亭街道實行全周期管理、推進現代化治理的做法促使基層治理水平穩步提升,并受到各方面的廣泛認可。“前年,園區非訴訟服務中心北部分中心在唯亭街道成立。去年,園區法院還為唯亭街道社區工作者舉辦全脫產的法治實務培訓,增強社區工作者的糾紛調處能力。很多糾紛在源頭就得到妥善化解。”
“這一司法指數,可以為科學評估基層治理水平提供量化依據。”蘇州工業園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新華表示,基層治理司法指數選取的五類案件,均是實際發生的案例,作為分析統計基礎具有很強說服力,能夠切中要害地評估基層治理狀況和水平。
司法指數對基層治理決策也具有較強的參考作用。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田太促說:“依托大數據統計出的司法指數,可以幫助各地區精準定位自身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找準著力點,對癥下藥,靶向治療,不斷創新基層治理的方式和路徑,把控重大風險趨勢,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司法指數在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比較和借鑒中,將發揮重要作用,”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事業局局長顧三強表示,“唯亭街道是首次實踐樣本。在之后的探索、復制和推廣中,該指數將運用到其他地區(街道)的評估中,使得不同人文環境、社會基礎的地區在基層治理學習上有了更為客觀的參照和依據。”(記者 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