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積極推進城市綠色開放空間建設
近日,姑蘇區潭花湖、牌樓弄、竹苑和環體路4處口袋公園改造正式啟動。10月底前,這4處口袋公園將與市民正式見面。據悉,本次開工的4處口袋公園均位于古城區內,連接著不同的蘇州歷史文化街區。延續“老城做舊,新城簇新”的設計理念,這些口袋公園將在保持蘇式園林設計元素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造園工藝,打造既有傳統蘇式特色,又能滿足現代居民需求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
在城市建設中,口袋公園是一個新概念,是將城市較小空地或閑置空間巧妙盤活打造成的小規模綠色開放空間。相較于傳統的中、大型公園,口袋公園貼近生活,既是區域形象“小中見大”的展示窗口,更是市民休憩、交流、娛樂的重要載體。自姑蘇區綠化和景觀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啟動以來,姑蘇區深入踐行“惠民利民”、打造“社區客廳”的工作理念,“見縫插綠”“播綠點翠”,積極開展口袋公園新建和提升改造工作。姑蘇區綠化管理部門以項目為抓手,通過拆圍透綠、見縫插綠、花境營造等方式,讓自然生態、多彩繽紛的城市街景在豐富視覺效果、煥新景觀風貌的同時,成為市民提升幸福感、獲得感的源泉。目前,姑蘇區已完成14個口袋公園的提升改造。
位于干將路彩香路交界東北角的創元公園,是2021年首批口袋公園改造成果的典型代表。該處公園始建于2002年,是姑蘇城區建造較早的城市公園,占地6200多平方米。改造前,此處綠地植被茂密,植物特色不鮮明,活動空間有限,居民可達性差。為進一步提升周邊居民居住品質感,在保留公園歷史記憶及前期充分聽取民意的基礎上,姑蘇區相關部門通過打造市民綠色客廳,擴大健身場地空間和樹陣廣場空間,讓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都有可選擇的活動場所。同時,姑蘇區綠化部門通過移除綠地內長勢不良的喬木,增加彩葉、觀花喬灌木等手法,調整了植物布局,豐富了植物色彩,打造出以玉蘭、菊花桃、八仙花為主題植物的街心綠地。此外,姑蘇區相關部門在公園入口處設計搭建了農產品臨時展銷亭,為蘇州時令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規范場地,也為周邊居民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農家”味道。集運動休閑、文化娛樂、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創元公園,已成為周邊居民“家門口的花園”。
今年以來,姑蘇區綠化部門還對久經失管的經貿大廈綠地進行了櫻花紋案的園路鋪裝,搭配陽光草坪與春花秋葉植物,為過往行人創造了一處休憩、停留和享受的城市綠地。冷寂多年的承德里公園、西美巷公園、寺涇橋公園、朱公橋公園、東虹園、革命博物館廣場綠地等也修葺一新。西施家村、姑香小學、三元四村等一批全新的口袋公園也將相繼落成,為古城再添新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休閑游憩需要,進一步提升市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記者 胡毓菁 通訊員 蔡廣俊)
標簽: 口袋公園 姑蘇區 城市綠色開放空間建設 城市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