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昆林深入吳江區調研蘇州大學未來校區、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建設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深入吳江區調研蘇州大學未來校區、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建設推進情況。他強調,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大力引才育才,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不斷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打響“蘇州制造”品牌。
蘇州大學未來校區位于吳江區524國道以西、長安路以東、莘七公路以北,依勝地生態公園和京杭大運河而建,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000畝,計劃本科生規模不少于6000人,首期將設置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未來技術研究院、中意國際學院和新藥創新國際學院。許昆林走進一期已建成的綜合樓,逐一察看共享空間、教師公寓、教室的內部環境,認真聽取工程進度、辦學規劃等情況介紹,要求切實為校區建設提供最強服務保障。圍繞下一步辦學,許昆林指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瞄準國家和蘇州未來發展所需,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開放辦學理念,加強與企業合作,大力培養創新型、實踐型人才。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是今年蘇州“新年第一會”上簽約落地吳江區的項目,主要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標準研究,進行標識解析體系和網絡、平臺、安全體系建設,目前已完成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創新聯合中心建設,入駐標桿企業28家,在周邊落地的工業互聯網企業有20多家。許昆林來到創新聯合中心,細致了解分院建設推進情況,結合具體應用案例,就工業互聯網下一步發展與相關負責人展開深入交流。他指出,蘇州工業基礎扎實、產業體系完備,工業互聯網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要持續擴大應用范圍,引領紡織、電梯等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向行業最高端邁進。
調研中,許昆林強調,要始終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強化服務保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以實實在在的項目成效,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化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要善于謀發展、搶機遇,在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上爭取落地更多優質項目和平臺,打造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加快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步伐,全力培育標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打響“蘇州制造”品牌。要以項目聚人才育人才、以人才帶項目引項目,大力支持在蘇高校創新發展,為蘇州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涌;副市長曹后靈,市委秘書長潘國強,吳江區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記者趙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