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科協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提升民眾科學素養
近日,由姑蘇區科學技術協會、姑蘇區關工委聯合主辦,姑蘇區少年宮、姑蘇區老字號協會、姑蘇區全科醫學會聯合承辦的“走進姑蘇老字號”沉浸式非遺體驗系列活動,拉開了首期活動的帷幕。十組青少年家庭在蘇幫菜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呂杰民的現場指導下,學習得月樓船點制作技藝。“做好科學普及工作,不僅要確保內容的科學性,也要著力提升吸引力、時代感。”姑蘇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群眾性科普活動弘揚了姑蘇工匠精神,傳承發展了非遺文化,也營造出了創新氛圍,進一步提升了民眾的科學素養。
近期,圍繞“我為姑蘇發展做什么”大討論,姑蘇區科協勇于面對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主動把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科普實踐中,充分發揮科協“一體兩翼”組織優勢和科技群團特色優勢,扎實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智能技術既是推動科普創新的手段,也是科學普及的內容,將技術融于內容將有力推動科普創新發展。今年以來,姑蘇區科協不斷創新實踐,啟動實施科普陣地提檔升級專項行動,打造特色化“第二課堂”;重點支持“童趣AI體驗中心”二期建設,新建全市首個小學地學科普館,以物媒技術升級一批特色場館;整合全區優質科普服務資源,推出姑蘇科普游精品線路和活力科普場館、網紅科技展廳地圖。
注重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效,三項創新亮出特色。今年,姑蘇區科協積極優化資產配置,創新實施科普E屏“進菜場、進學校、進科普教育基地”的新“三進工程”,定時定向推送“科普+”系列“正餐”,普及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等科學知識,提升科普便民惠民利民服務能力;掛牌成立蘇州市首個全科醫學會,為全區社區醫務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問題研討、成果共享的提升新平臺;創新打造省內首個“姑蘇心聲驛站”,提供科學高效的心理解壓、情緒疏導、健康關懷服務,傳遞民生溫度。
此外,在立足姑蘇區的同時,姑蘇區科協充分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滬蘇同城化的機遇,深度融入“C7聯盟”,不斷深化與上海市黃浦區科協的合作。在近日舉行的姑蘇區科普日啟動儀式上,姑蘇區科協正式與上海黃浦區科協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未來,雙方將在人才、平臺載體等角度開展多維度落地合作。(記者 胡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