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成果,‘四化’同步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構建,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到2030年,‘四化’協同高效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成為蘇北乃至全國同類地區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的樣板。”10月8日,宿遷市委書記王昊在宿遷全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動員大會上,為宿遷市推進“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明確了具體任務,并落實了責任清單。
錨定“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宿遷市將以重點產業鏈為集成單元,著力構建工業化支撐體系,加快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以城市和重點鎮為集成平臺,著力構建城鄉協調發展體系,加快建設長三角北翼、蘇皖邊界中心城市;以農業“接二連三”為集成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以數字技術賦能為集成重點,著力構建信息化深度融合體系,加快建設數字經濟高地;以重大平臺和戰略性交通為集成節點,著力構建融入雙循環格局體系,加快建設雙向開放新平臺;以推動綠色發展為集成導向,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加快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集成目標,著力構建民生補強提質體系,加快建設幸福美好家園。
當天,宿遷印發了推進“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6個方面的工作重點:深度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以新型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打造“四化”同步發展強勁引擎;重抓功能提升,以新型城鎮化的有序推進,打造“四化”同步發展的空間依托;堅持“接二連三”總體路徑,以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打造“四化”同步發展的堅實根基;堅持全方位賦能,以信息化的全面融合,打造“四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支撐;守牢生態大公園發展定位,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顯著成效,打造“四化”同步發展的亮麗底色;堅持先行先試,以體制機制集成創新,打造“四化”同步發展的不竭動力。(記者 孫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