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住房公積金制度,解決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
主動作為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如何提升新就業形態下青年人的美好生活,同時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市有關部門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立足本職、創新手段、主動作為,既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一件件實事,又著眼長遠,不斷完善服務模式,建立長效體制機制。
自由繳
為靈活就業鋪平道路
網紅主播、線上微商、電競選手……時下人們的就業形式越來越靈活,針對新就業形態的服務和保障成為日趨重要的一環。
“我一直盼望自己也能繳存公積金,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現在終于圓夢了!”自由職業者周先生說。近日,他在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完成了住房公積金繳存,對于處在事業過渡期的他來說,提前繳納公積金,今后在買房貸款方面的壓力會減輕不少,對于未來生活增添了一份信心。
今年7月以來,全市共有近4000名靈活就業人員自愿繳存住房公積金,覆蓋了餐飲、加工制造、手工藝制作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及其雇主,從事電商、保險、個體經營等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以及部分待業人員。
“住房公積金的利率低于一般商業貸款,受到不少市民的歡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姑蘇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自由職業者可通過銀行卡托收、網銀轉賬等多種方式進行公積金繳存。此外,全國首個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也成功在蘇州落地。
根據此前市公積金中心公布的檔次標準,自由職業者住房公積金結算年度月繳存額最低為500元/月,每增加500元為一檔,最高不超過5000元/月。已繳存住房公積金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參加蘇州市流動人口積分入戶、入學、入醫時按規定計算得分。符合條件的自由職業者,在租賃蘇州市住房保障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提供的租賃住房時可按月支付租金。“將來貸款買房的時候可以享受低利率,即使不購房,這些錢也可以用來養老,很不錯。”市民虞女士說。
7月下旬,自由職業者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開始實施,覆蓋全市(不含蘇州工業園區)50萬參加社保的自由職業人員。針對當下人員流動性強的特點,公積金中心積極推動公積金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提升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本來準備回老家提公積金的,咨詢相關部門后,我了解到,現在提取公積金不用再兩頭跑了。”近日,來自安徽宣城的公積金繳存職工小吳在蘇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姑蘇分中心取到了老家的公積金。他感嘆道,外地職工在蘇州購房提取公積金可以直接辦理,無需回到繳存地提取,方便了不少。
主動催
確保群眾權益不受損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后,可以一次性全額提取住房公積金。然而,由于長期閑置不用,有不少退休職工將這份數目不小的“積蓄”遺忘了。
今年年初,姑蘇分中心經統計得知,區內已退休但尚未辦理公積金銷戶提取的職工達2萬余人。“我們主動對接協調相關部門及銀行,開展大數據比對,隨后組織工作人員通過發送提醒短信、電話聯系和登門溝通等方式,逐一通知和指導退休職工進行公積金銷戶、線下提取或App線上辦理,確保其公積金權益不受損失。”姑蘇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中心已為5792名退休職工提取公積金2100萬元。
除了持續推進退休銷戶提取公積金集中辦理,公積金中心還精準對接小區物業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就近能辦”的綜合服務模式,開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取公積金業務,緩解增梯群眾出資壓力。中心黨員帶頭進社區、進企業,“零距離”宣傳服務,月均走訪職工2000人次、企業200家,推進公積金惠民政策實實在在落地。
勾舊賬
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總算辦下來了!”家住姑蘇區的市民老陳開心地說。老陳的單位福利房因為材料不齊全,遲遲未能辦理不動產權證。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與相關部門積極對接,找到部分原始權屬材料,其余通過出具情況說明等方式,經內部會辦參照該幢同類型不動產登記材料,為老陳辦理了不動產登記。
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采取拉網排查、分類施策,建庫銷號、動態跟蹤,容缺受理、創新探索,健全常態化聯席會商機制,構建了流轉順暢、跟蹤便捷的歷史遺留問題效能監管體系,通過攻堅戰,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幫助700多家企業、30000多戶居民領取權證。
為接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建設的浪潮,今年9月,市資規局在全省率先推出“慧選址”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大數據分析,為蘇州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產業項目提供優質選址服務,用地單位和個人可登錄網站隨時隨地自助檢測項目選址,改變了以往需要到資源部門現場核實的情況。該系統目前已為12家單位及個人提供了輔助選址服務,出具用地檢測報告200多份,解決了多個項目選址優化問題,在一次次為民排憂解難中實現了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見習記者 陸飛龍)
標簽: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住房公積金 不動產歷史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