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架起了通訊線 凍得腳指甲全部脫落
本報訊(記者 劉曉平 通訊員 王謙菲)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播,影片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令許多觀眾淚灑觀影現場。志愿軍戰士用青春、熱血和生命守護祖國的精神激蕩著觀眾的愛國情懷。昨天,蘇州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馨泰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敬老院,聽轄區居民、曾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馮云顯講述親身經歷的那段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是馮云顯一生最為深刻的記憶。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馮云顯作為通信兵,隨所在的27軍80師從山東泰安出發,于11月9日跨過鴨綠江,參加了長津湖戰役。12月24日,趁著美軍沉浸在圣誕節的狂歡時刻,主攻的27軍80師發起了閃電突襲。馮云顯和副班長劉云山接到命令,需架設一條前線指揮部通往軍部的電話線。
兩地之間有一條十幾米寬的河,雖然是隆冬,氣溫零下40攝氏度左右,但由于水流湍急,并沒完全封凍。“我倆都是共產黨員,一定要完成任務。”面對艱巨的任務,兩人沒有絲毫退縮,當即決定涉水過河,上岸時兩腿凍成了冰棍。見此情景,山中一戶朝鮮老鄉一再請兩人進屋取暖,但重任在身,兩人謝絕了老鄉的好意,繼續架線到軍部,直到順利完成了任務。
線路架好了,還要確保暢通。為此,馮云顯留在河岸守護線路。當時,北風呼嘯,冰天雪地,他忍饑挨餓堅守了三天三夜,一直仔細監聽著線路有無異樣。結束任務時,他的雙腿已經被嚴重凍傷,腳趾發黑,腳指甲全部脫落,當時醫療隊要把他送回國療傷,但想到仗才開始打,他堅決不回國,經過了兩個月的簡單治療,就回到了部隊。
1955年9月,馮老轉業至蘇州工作,直至離休。離休后,馮老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結合自身經歷,為孩子們講述紅色故事,傳播紅色精神,成為馨泰社區娃娃們學習黨史的領路人。尤其在今年馨泰社區“紅馨號”黨史學習列車開車以來,他更是成了“紅馨號”的嘉賓,把革命故事和愛國教育送進居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