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要不動產證,謝謝你們及時幫我解決了大難題,大老遠跑來測量,還分文不收,真是太感謝了!”日前,足不出戶就拿到農房不動產權證書的王先生打來致謝電話。近一段時間以來,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新北)分局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擔當,創新作為,積極踐行“兩在兩同”,落實“學史力行”,爭做“自然先鋒”,用自己“多做一步”換群眾“少跑一趟”,全面提升服務質效和群眾滿意度。
農村民房不動產事關群眾基本權益,農房不動產權證書則是根本權利憑證,由于歷史原因,不少群眾并未及時辦理該證。隨著家中子女上學、參軍、結婚生子等各種戶內成員變動發生,需及時補辦或者重辦不動產權證書。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高新區(新北)分局將農房發證作為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聚焦發證過程中的“堵點”“痛點”“難點”,把群眾視角和利益“嵌入”關鍵處、關鍵事和關鍵時,實施“線上、就近、通辦、免費”辦理“四項”服務創新舉措,通過“小切口”提升服務質量,全力做好解決群眾需求“大文章”。
身邊窗口讓群眾少跑腿。新北區下設五鎮五街道,行政區域面積508.91平方公里。以往農房不動產證辦理,需要農戶本人攜帶相關材料到市不動產中心進行辦理,偏遠鄉鎮的農戶往返一趟需要兩個多小時,如果材料不全,還需多次往返。為延伸服務觸角,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高新區分局積極協調成立不動產分中心,并同步將不動產委托受理窗口“下沉”至分局下設的6個基層所,構建出“1+6”便民服務窗口體系,打造出“十分鐘服務圈”。各基層所窗口加強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建立“提前介入”機制,開展農房發證問題解答和知識宣傳、發放辦理流程和材料清單宣傳冊;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對資料齊全符合受理條件的,可跨區域接件通辦,避免村民多跑冤枉路,真正做到主動服務、靠前服務。
“掌上有碼”讓群眾不出戶。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一部手機走天下”。如何提升辦事效能,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以更精準、不繁瑣的方式開展移動端業務辦理,是分局長期致力于探索的大課題。圍繞“不出戶、不跑腿、不見面”目標,高新區分局依托“微信端+AI智能+創新應用”,以辦事群眾的視角,自主開發出農房不動產證業務線上辦理模塊,將“一網辦”“指尖辦”“馬上辦”充分體現在微信端,實現服務信息化、指導精準化、方式智能化。群眾無法現場辦理的,均可掃碼線上委托辦理,只要發送定位,拍照上傳原土地證、房產證(建房許可證)、戶口簿等必要資料即可完成委托,全流程正常操作僅需10分鐘。同時分局進一步拓展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實現了多項業務“報建資料隨時下、審批文件隨意翻、辦理過程隨口問、送件攻略隨手取”,從事前咨詢、事中指導、事后反饋,全方位、全過程護航群眾辦事。
“體內循環”讓群眾少煩心。開通一站式委托辦理、打通業務內部關聯,是高新區分局深化農房不動產證業務辦理規范化建設的又一精細耕作,也是釋放窗口服務的一次有益探索。通常辦理農房不動產證,需要分別到不動產窗口辦理申請和到多測合一窗口委托測繪,待不動產權籍調查和不動產測繪報告出來后,方可登簿發證。然而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容易理解不動產辦理的復雜環節和內在聯系。高新區分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推出“一窗受理、容缺后補”承諾,自上而下通過多部門聯動,破除多環節業務壁壘,實現內部信息化流轉審批辦理,把多窗口委托變成一體通辦、一次辦成。
免費服務讓群眾更暖心。不動產測繪是一項專業技術服務,按照相關規定需要收取一定的測繪服務費用。今年,高新區分局把免費開展農房不動產測繪作為為民辦實事中的重要舉措,全面取消農房不動產證委托測繪收費,證件辦理成功后郵遞到家,足不出戶就領證。此舉進一步簡化了辦事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贏得了群眾口碑。該項免費業務推出后,預計每年將會為千余戶百姓節省測繪業務費用逾十萬元。
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產權基礎。下一步,高新區分局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學做結合”,制定“問題、任務、辦結”三張清單,真正把服務為民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進一步擦亮“暢辦自然事”服務品牌。(戴儒南 薛飛 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