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過坎促垃圾治理能力升級,城鄉同步高標準推進“廁所革命”,融合發展打響精細化保潔品牌——
“卓越環衛”做精小事增進民生福祉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新征程上,全市環衛“鐵軍”思變謀新、奮力攻堅,迎來了環衛事業的新氣象。
這一年,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號角吹響;垃圾分類片區化建設全面鋪開;環衛終端處置能力提檔升級;“廁所革命”城鄉同步高標準推進;精細化深度保潔品牌化推進、常態化開展……
在今天“環衛工人日”回望這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市5.5萬名環衛工作者將“滿意城管卓越環衛”八個字內化為信念,落實于行動,在重重考驗中展現新作為,做精身邊“關鍵小事”增進民生福祉,為打造美麗宜居城市環境貢獻非凡力量。
突破發展瓶頸
升級垃圾治理水平打造示范樣板
蘇州全面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一年多,垃圾分類也從一紙“最嚴”文件轉變成了城市生活中一件平常事。今年年內,蘇州更將打造一批垃圾分類高質量片區作為示范引領。
“垃圾分類,終端先行”,在全民踐行綠色“新時尚”的浪潮下,擁有與之相匹配的垃圾處置能力至關重要。為了突破終端處置能力發展瓶頸,蘇州市城管環衛部門將大力推動生活垃圾處置終端建設作為“重頭戲”。
今年9月28日,隨著最后一輛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完成生活垃圾傾倒工作,吳江區正式邁入生活垃圾處置“零填埋”時代,生活垃圾擴容建設項目正式啟用,實現了轄區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燒。同期,位于七子山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項目二階段工程也順利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兩個項目同步運行,一天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增加了3750噸。而在昆山市、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廚余垃圾處置點相繼投用后,全市廚余垃圾一天的處置能力又增加了1520噸。此外,張家港市、常熟市也通過新建設施,實現了使建筑垃圾年處置能力新增180萬噸的目標。
一批批項目開工建設,為我市環衛終端處置能力爬坡過坎、實現提檔升級,為保障全市環境衛生公共安全秩序提供了堅實的根基。在此過程中,根據全國重點城市垃圾治理工作中的新變化,蘇州緊抓機遇協同推進,通過充分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尋求政策、技術、標準、規模、管理上的新突破,同時將加快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實現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循著“爭取用1至2年的時間,高標準建成國內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樣板”這一目標,市城管環衛部門即將迎接全新的挑戰。
文明指數升級
城鄉同頻共振辦好“關鍵小事”
公共衛生間是洞見一座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在蘇州的大街小巷,遍布著超過2900座市政環衛公共衛生間,其中有271座是今年新建、改建的。年復一年優化提升,公共衛生間的建設逐步實現了布局合理化、外形小品化、設施智能化的目標。
從建、管到用,全市城管環衛系統展現了“細節控”的一面。或融合蘇州元素或時尚簡約的外觀風格,讓越來越多公共衛生間成為街頭一景;第三衛生間、母嬰室,空調、新風除味設備、自動取紙設施等內部設置一應俱全的公共衛生間隨處可見;智能化檢測系統的“加持”,讓公共衛生間的管理服務更加精準、周到、及時;“定人定崗、24小時值守、一客一保潔”,成為環衛部門考核公共衛生間日常管理的硬指標……
有人說,城鄉差距,有時就在于一間公共衛生間。今年以來,蘇州城鄉同頻共振,農村公共衛生間建設同樣迎來了大規模建設,500座整潔衛生、設施完善的農村公共衛生間開放使用,并配備專人負責保潔管理,農村公廁難找、難上、難管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也提高了村民的滿足感和滿意度。
“過去大家追求公共衛生間干凈、方便,我們正努力做到讓設施和服務更貼心,進一步優化市民外出的如廁體驗,提升城市文明指數,做好這場以人為本的‘廁所革命’。”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說道。
市容環境之變
融合發展品牌化推進精細保潔
市容環境是城市品質的基礎和底色。為了讓基礎更牢、底色更靚,今年以來,全市城管環衛系統在品牌化推進精細保潔方面做足了文章。
針對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環衛保潔覆蓋不到位等問題,各地積極探索推行市容環衛責任制、門前三包、環衛作業融合式發展新模式,有效提升精細化環衛保潔水平。其中,昆山市制定了“城商橋”操作手冊,推動街面商家、環衛、執法深度融合;常熟市精雕細琢打造“環衛四季美城”品牌;姑蘇區大規模開展“潔美街巷”行動;蘇州高新區對10個窗口、6個重點區域進行強化整治,通過深度保潔有效解決區域“臟亂差”問題……因地制宜做精、做優環衛保潔大提升,帶來了舒適的營商環境、優質的生活品質,在全社會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風尚,蘇州這座“文明之城”因此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記者肖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