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這是一條連通滬蘇兩地的公交路線:由蘇州市區乘坐地鐵4號線到達同里站,地面換乘729路黎里公交專線至黎里旅游集散中心,同站換乘示范區2路(7618路)公交抵達上海市青浦區東方綠洲。
毫無疑問,在大多數年輕人眼中,換乘頻次多、乘坐時間長,成為類似長線路公交出行的兩道“高門檻”。但近年來,吳江加快對蘇、鎮村、跨省公交建設,開出多條經停村(社區)分布密集地段,途經旅游景點,賦能市民跨省出行的公交路線,廣受江浙滬毗鄰地區有探親、旅行、外出務工等需求的百姓歡迎。
大交通時代,面對城際鐵路、軌道交通、私家車等多元化出行方式,示范區公交緣何備受熱捧?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牽連蘇州吳江“兩地情”
優化調整對蘇公交覆蓋線路盲區
近日,在吳江區卓錦花園公交站臺上,孫老伯夫妻倆正在等91路公交。“女兒、女婿一家子定居吳江,但我們老夫妻住在姑蘇區蘇安新村。周一我們坐公交來吳江幫著帶孫女,周五晚上再坐公交回去,車子開到家門口,老人坐車還免費。”孫老伯說。
今年7月6日,吳江區交通運輸局調整對蘇公交91路、94路行駛線路。數據顯示,91路線路調整后,覆蓋龐北路(吳江)、尹中南路(蘇州)公交盲區共計4.5公里;截至目前,94路客流較線路調整前提升超50%。
2012年,吳江撤市設區,公交率先對接蘇州。吳江區交通運輸部門對吳江至蘇州客運班線實施公交化改造,陸續開通91路(吳江汽車站至蘇州火車站)、92路(奧林清華至蘇州南站)、93路(奧林清華至蘇州西站)、94路(吳江汽車站至蘇州輪船碼頭)。
“地鐵4號線未覆蓋的吳江運東片區居民,對公交往來蘇州主城區區的呼聲日益強烈,對蘇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完善對蘇公交線網迫在眉睫。”吳江區交通運輸局運輸中心客運出租科副科長蔣敏介紹,以東環南延地面道路通車為契機,吳江調整91路、94路線路,快速連接吳江運東、運西兩區域,直達蘇州東環路主干線;連接吳江運東開發區與吳中區東部、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火車站,吳江運東開發區北部區域長期無法一站直達蘇州主城區的難題迎刃而解。
此外,吳江近年來全面完成蘇吳公交服務體系對接,兩地15種公交卡種均可在常規公交、地鐵、有軌電車上識別使用,且統一普通刷卡優惠6折、特種卡優惠同享;實現掃碼支付,支付寶、微信、智慧吳江等App均可掃碼乘車;實現公交實時信息便捷查詢,通過吳江公交微信公眾號,可以實時查詢公交車輛、公交站點、公交線路具體情況;完成公交候車亭報站系統升級工作,準確率提升至95%以上。
塑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路修到哪里,公交就通到哪里”
“上世紀80年代,村民大多乘船出行,時間慢,載具條件簡陋;90年代,城鄉之間往來有了中巴車,招手即停,車廂擁擠,存在隱患;后來船運和中巴車逐漸被城鄉公交替代,按時發車,出村就是站點,乘客坐起來也舒服,是以往出行方式不能比擬的。”桃源鎮青云社區的王建國現居住于吳江主城區,回想起年輕時的經歷,他感慨頗多,“親眼見證吳江交通發展得越來越快,公交延伸線路越來越‘接地氣’,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在吳江,有這樣一句話廣為流傳:路修到哪里,公交就通到哪里。實事亦如此,從1977年建成第一條3公里的碎石路縣道(夏家?到八都貫橋)到如今,吳江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1581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作為江蘇首批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區之一,吳江自2009年開展城鄉公交一體化試點建設以來,通過增強公交覆蓋廣度和深度,逐步構建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鎮村公交”三級公交線網模式,全區公交線路增加至172條,總里程增加至2680公里,基本實現“鎮鎮有站、村村有亭和行政村村村通公交,農村居民單次出行直達各中心區鎮,一次換乘到城區和蘇州”的發展目標。
吳江城鄉公交、鎮村公交線路好比是鄉村振興的一根“金扁擔”,它一頭挑起了城鄉百姓的高效出行,另一頭則調活了吳江鄉鎮企業的輸血經絡。在吳江汽車站北,初來吳江務工的浙江麗水小伙葉一平正拎著行李箱等待728路盛澤專線。“出了地鐵就能坐公交,聽當地人說,這趟專線停靠站點不多,時間快,我到的那站就在公司門口,以后出行就靠它啦!”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像葉一平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吳江不算少數。他們大多乘坐火車抵達蘇州,搭乘地鐵4號線來到吳江,再同站換乘不同的鄉鎮專線,去往各自的務工企業。“空間寬敞、乘坐舒適、方便快捷”是吳江公交帶給他們的直觀感受。“交通出行這么便利的城市,發展前景肯定很好!希望自己未來能夠在吳江扎下根。”葉一平說。
勾畫跨省出行“好風景”
“一體互聯”公交建設 加碼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金三角腹地的汾湖高新區(黎里鎮),是“臨滬”經濟圈中最具地理優勢的地區,在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內,直接接受上海經濟發展的輻射。在當地的黎里旅游集散中心內,常會見到這樣新奇的一幕:來自上海的中老年游客,三五成群結伴走下示范區2路公交車,拿著周邊地市的旅游地圖,開始了每周一次的自助游。
“我們先從上海市區坐地鐵到青浦區的東方綠洲,出了地鐵就直接坐公交車來黎里古鎮玩了,現在開通了跨省公交,省錢省力不說,關鍵是方便了我們老年人外出旅游,贊!”一名上海游客說。
示范區公交成毗鄰地區銀發族“旅游神器”——這是近年來吳江區先行先試,推進“一體互聯”公交建設,打造規范標準跨省公交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
吳江地處江蘇南部,區內東部的黎里鎮與上海青浦區金澤鎮接壤,南部的桃源鎮與浙江嘉興市桐鄉烏鎮和秀洲區新塍鎮接壤,西部的震澤鎮和七都鎮與湖州市南潯區接壤,北部主要接壤吳中區和昆山市,是長三角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的核心區域,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吳江交通緊緊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積極推進交通運輸方面對接浙江、融入上海。
2019年,吳江新增桃源至烏鎮、黎里至青浦、黎里至西塘、桃源至新塍共4條跨省公交線路。當年11月,一體化示范區公交掛牌投運,首批5條示范線路中,4條在吳江始發,3條由吳江公交企業負責運營。2020年,新增汾湖至上海大觀園、盛澤至王江涇共2條跨省公交線路。2021年新增、調整盛澤至秀洲、震澤至南潯、桃源至南潯、桃源至烏鎮、七都至南潯共5條跨省公交線路,進一步提升群眾跨省出行的便捷度。
隨著吳江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截至目前,吳江境內已有14條跨省公交線路和1條毗鄰公交線路在營,互聯互通公交線網總長度達288.3公里,實現所有省際主要通道公交全覆蓋。
“跨省公交的開通運營,于吳江而言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吳江區交通運輸局運輸中心副主任劉歡說,吳江將繼續拓展跨省公交線路覆蓋,率先試行跨省公交服務規范,加快實施區內線網調整,有力促進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流通,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添活力。
掃碼關注更多相關內容
標簽: 跨省公交出行,如何贏得叫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