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王廟河整段及竹輝河(銀杏橋至竹韻橋)水質提升工程正式啟動。這項工程將對治理區域采用分布式治理手段形成生態攔截帶,使河水流經通過后得到凈化和提升。同時,在治理區域長約1公里的范圍內布置沉水式超微納米曝氣系統、高分子納米新型生態濾床、水下森林等,以保障河道水質長期穩定達到Ⅳ類水,爭取達到Ⅲ類水。其中,前兩項技術首次運用于蘇州古城河道治水中。
在羊王廟河北側,記者看到5位工人正在捆扎半圓形的高分子納米新型生態濾床。它的直徑超過5米,上面約有250個圓孔。接下來,工人們還將在這些孔上種綠色植物。據悉,植物根系將自然延伸并懸浮于水體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機污染物質,降低COD(化學需氧量)。同時,它還為水體中的魚蝦、昆蟲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著的條件,釋放出抑制藻類生長的化合物,最終達到修復和重建水體生態系統的目的。
羊王廟河整段及竹輝河(銀杏橋至竹韻橋)段位于姑蘇區雙塔街道內,沿河流經繁多商鋪和居民住宅區,并聯通滄浪亭景區周邊。該河道流域由于水流動性相對較差,污染物較易匯集,夏秋季節藍藻易爆發,水質在Ⅴ類左右,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環境。
根據計劃,這項工程將持續到11月底。(記者 管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