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街道推進“三整合”改革,幫助企業“強身健體”
蘇報訊(記者 劉曉平)在基層“三整合”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如何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轄區企業“強身健體”?今年以來,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以打造“才聚高新 業泊楓橋”品牌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頭戲,從立項到投產全流程在線跟蹤服務,打通堵點、斷點,為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今年4月,作為高新區基層治理體系改革先行先試地區,楓橋街道推進“三整合”改革工作,對原有招商、科技、統計等經濟服務部門進行機構調整,組建經濟發展局、并成立楓橋街道投資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同時,明確職能分工,經濟發展局全面負責經濟服務、科技招商工作,投資促進中心實行產業招商工作企業化運作。
新的組織架構對工作流程提出了全新要求,“不僅要專注專業領域,也要了解轄區企業的最新情況;不僅要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更要成為多面手。”楓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葉其中說。
新理念催生新服務。隨著“三整合”逐步深入推進,打通為企服務前后通道,強化資源聯動,實現全鏈對接已在轄區上下達成共識。從項目啟動開始,楓橋街道就有專人對接,碰到特殊情況處理,街道經發局和投促中心會一起派專人上門,面對面輔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轄區還把信息共享和工作互助作為兩個重要抓手,解決融資難,街道幫忙聯系銀行、金融機構;面對招工難,街道幫忙發布人才招聘信息。同時,還通過工會、商會活動等形式牽線搭橋,方便轄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成合作。由此,從企業招引、土地審批、項目建設、人才培育、生產運營、入庫入統、資金申報等各環節入手,全面提升項目產出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秉承“紅色引領,立體服務,方寸聚力”理念,傾力打造“紅立方”黨建工作品牌,轄區細化“一體六維”的黨建服務內容,將黨建工作嵌入統計、科技、人才、項目、招商、服務等6個維度,將黨建和經濟工作相結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親清”營商環境的浸潤下,轄區企業茁壯成長。今年以來,轄區多家企業獲得省市級以上榮譽:天孚通信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稱號;新希望雙喜、工業和信息化電子五所獲評江蘇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1至9月,楓橋街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多項指標位列全區前列: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全區第一;規上工業總產值665.3億元,同比增長20%,總量全區第一;德國偉亞光電擴產、意大利百旺亞洲區總部、香港東泰精密內地總部、艾迪康長三角總部、中科瑞龍等一批優質項目簽約落地。
“未來我們將圍繞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五大主導產業謀篇布局,以專業化的團隊,精細化的服務,做大做強產業集群,不斷培育出一批扎實可靠的新經濟增長點。”楓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劍表示。
標簽: 全流程服務打通堵點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