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0分鐘為老服務圈” 組建“暖心拐杖”養老服務隊
本報訊(記者 王可 通訊員 何潔)今年1月以來,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在全國組織開展了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經過層層的篩選評比,近日,捷報傳來!姑蘇區平江街道梅巷社區獲評“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姑蘇區老年人口眾多,截至2020年底,全區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數23.54萬,老齡化率31.48%,位居全市第二。不離親、不離家、不離群,家門口安享晚年,這是許多老年人最樸素的愿望。為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姑蘇區試點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安享晚年。
梅巷社區地處姑蘇古城東北部,東接官瀆社區,南起蘇站路,西臨元和塘河,北至312國道,其中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人占35%,是一個老齡化程度較高、服務需求較強的居住型社區。該社區結合特色實際,積極打響“老有頤養”蘇式養老品牌。
在適老化方面,社區采取施工改造、設施配備、老年用品配置等方式,努力改善轄區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和照護條件,諸如開展“迷你老博會”,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輕松選購各類優質康復輔具、適老化軟硬件產品等;對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增設無障礙通道、加裝扶手、打造養老健身步道,內部樓道和其他公共區域均設置“陽光座椅”等。
在服務方面,社區著力打造“10分鐘為老服務圈”,“圈”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組建了一支“全科社工”、養老服務員、專業醫師、志愿者、網格員為班底的“暖心拐杖”養老服務隊,定期開展“敲敲門”活動,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導、精神慰藉、身體康復等多種服務;社區內部還設有梅巷社區衛生服務站,配置藥房、全科和中醫科以及“虛擬中藥房”等,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輕松享受健康體檢、基本醫療護理、康復護理、健康監測、用藥提醒、陪同就診、取藥等服務;此外,定期開展老年人“解憂雜貨鋪”,不只是賣商品,而是因地制宜、多點布局打造一個個小型養老服務點,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的方方面面。
在此過程中,梅巷社區不斷探索新模式,精準對接養老需求。社區試點“惠姑蘇App+市民卡刷卡系統+第三方膳食營養評估+數據跟蹤反饋”幸福助餐新模式;與喜馬拉雅合作打造“紅色錄播廳”“有聲梅巷”兩大智能有聲學習平臺,讓老年人晚年緊跟潮流不孤單。
標簽: 梅巷社區全國示范老年友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