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建成海綿城市項目350余個 生態效益日益彰顯
蘇報訊(駐昆山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 通訊員 許曉明)增強城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擦亮“韌性城市”生態底色。記者從昆山市住建局獲悉,截至目前,昆山已建成海綿城市項目350余個,基本形成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格局。
昆山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由于水網發達、雨水豐沛的地理和氣候特點,很多地方常年易淹易澇。為系統解決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涉水問題,2009年開始,昆山市住建局等部門就通過國際化合作、多樣化實踐、本土化創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并制定“十步走”策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特別是2016年成為江蘇省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后,昆山先后出臺了各類管理辦法14項,建立了完善的海綿城市建設政策制度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形成全過程閉環式項目建設管理模式,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要求在全市新改擴建項目中得到真正落實。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昆山成果豐碩。《昆山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成為全國3個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范本之一,3個項目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典型案例、4個項目入選蘇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22個代表性項目入編昆山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案例集,并建成“江蘇省—維多利亞州海綿城市創新示范基地”,實現30余項海綿城市技術的引進、孵化、應用和展示,讓城市會呼吸。
昆山還以東、西兩個示范區為核心,以“一體兩翼”格局助推全域海綿城市建設,通過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制度保障,大力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400多個。截至目前,22.9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域已全面建成,昆山全市共完成海綿城市項目350余個,連片效應越發明顯、生態效益日益彰顯,人才團隊和產業化得到長足發展,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
“小區更新改造也引入了海綿技術,因地制宜打造居民家門口的‘海綿景觀’,改善住區水環境。”昆山市住建局局長王衛東說,昆山將繼續系統性推進全域海綿城市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韌性城市”,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樣本。
標簽: 打造生態宜居“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