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環保設施開放活動入選生態環境部優秀案例
蘇報訊(記者 惠玉蘭)前天,光大水務(蘇州)有限公司再次迎來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來自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金庭社區的20余名居民走進廠區科普展廳、實驗區、中水回用小花園,近距離感受污水變清水的“神奇之旅”。據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家單位入選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覆蓋了環境監測、城市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及處理、危險固廢處理等行業。
當天,活動采取科普講解和現場參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光大水務綜合管理部經理張越從公司簡介開始,對污水的來源去處、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各單體設備構筑物的作用等,進行了詳細介紹,讓參觀的居民了解了污水凈化的全過程:污水經過過濾、沉淀、生化處理、深度處理、消毒等工藝,最終變成符合國家標準的可排放水并排入河道。當看到渾濁且有氣味的污水最終變成清水排放時,居民們嘖嘖稱奇。“看到中水也是水資源,很高興。沒想到,我國水資源缺乏,要愛惜節約,不要浪費。”居民陳金男說,參觀過后感觸非常深,回去后要更加節約、循環用水,減少污水排放,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
今年初,市生態環境局印發《2021年度蘇州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和《2021年六五環境宣傳月工作要點》,以“看得見的環保教育”為主題,建立起開放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機制。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6次抽查環保設施開放活動情況,4次赴新入選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現場指導,幫助開放單位優化參觀線路,提出講解詞、布展內容改進建議。通過活動的開展,企業逐步化解環境“鄰避效應”,居民慢慢提高環保知識。越來越多的市民來電或留言要求參加活動,學習科學知識,部分市民參觀后主動加入到了環保志愿者行列。
今年以來,我市8家全國性環保設施單位開展線上線下開放活動220場,線下參觀超5000人次,線上“云參觀”155余萬人次。蘇州市環保設施開放活動由此入選生態環境部《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優秀案例(2017-2020年)》。“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組織好環保設施開放活動,持續推進公眾成為監督企業污染治理的主體,不斷推動環保設施開放成為展現蘇州生態文明建設的特色平臺。”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標簽: 線上“云參觀”155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