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法院創新手段解決執行款發放難題
蘇報訊(記者 鄒強)“百家和”網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受害人遍布全國各地,1.3億余元執行款該如何發放?日前,吳中區人民法院創新開發線上平臺,來破解這個難題。
這筆數額巨大的執行款,是經吳中法院執行局與公安機關通力合作,從被告人處追回1.2億余元涉案款后,法院通過扣劃銀行存款、拍賣房產等強制措施,又執行到500余萬元,合計執行到位1.3億余元。因未發現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本案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但接下來的退賠工作困難不小。吳中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肖仁剛介紹,本案中數萬名受害人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并且大部分受害人沒有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和損失情況,需專業人員進行核對和統計,工作量巨大。“如果采用傳統處理方式,通知受害人來法院登記,現場提交證據材料,不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還有可能出現因常態化疫情防控無法前來的情況,對退賠效率產生一定影響。”為此,吳中法院專門開發“案件信息登記核實系統平臺”。
進入“案件信息登記核實系統平臺”后,受害人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完成身份核對、信息采集、損失金額確認等工作。平臺采集完信息后,實時發送給審計機構,等審計結束后確定發放比例和發放金額,再通過平臺,完成線上退款工作。
截至11月23日,平臺開放14天,后臺顯示已有3000余人登記成功,且對損失金額均無異議。為了方便受害人,法院還設立咨詢專線,指定專人在工作時間接聽來電咨詢,指導集資參與人員注冊登記。目前,已接聽600多個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