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領導開展巡河調研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水生態、水文化建設,副市長吳曉東、楊知評分別率隊前往吳江區、常熟市開展巡河調研工作。
11月17日,吳曉東前往吳江區的天宏印染企業拆除現場、江陵街道錦都苑雨污分流改造現場、古纖道文化公園和平望四河匯集。天宏印染企業占用運河岸線部分已全部完成拆除、沿線覆綠,并配合吳淞江拓寬工程及運河周邊整治工程實施搬遷。錦都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主管道及支管已全部完成,總體進度完成98%。今年對江南運河支河支流河湖沿線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景觀廊道,其中運河古纖道公園經亮化提升沿河燈光景觀后,形成可觀、可感的運河景致。平望四河匯集將運河文化旅游景區依托“一橋、一寺、一道、一湖”景觀,以“京杭大集”呈現運河生活新場景。
吳曉東要求,各級水利部門要深入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加大流域清“四亂”督促檢查力度,密切跟蹤專項整治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推動運河水生態水文化建設。
昨日,楊知評前往常熟市的梅李鎮新涇河、碧溪街道南涇岸河和支塘鎮社前浜了解整治情況。新涇河在被列入今年劣V類水體名單后,梅李鎮大力開展控源截污工作,2個宅基121戶居民生活污水實施分散式收治。今年11月結合“千村美居”工程,新涇河清淤疏浚河道200余米,新建生態護岸900余米,配套綠化2500余平方米,目前水質穩定達標。碧溪街道南涇岸河于去年6月完成蘇州市三星級康居鄉村創建,通過清除生活垃圾、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等措施,再現水清岸綠面貌。支塘鎮社前浜于去年3月啟動生態美麗河道建設,將黨建、村民議事等元素融入,水文化內涵豐富。
楊知評表示,相關部門要繼續推進控源截污力度,大力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程;發掘水文化,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服務百姓;發展村民共治的長效管理模式,建設家門口的幸福河湖。(記者 韓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