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規模大、增長后勁強的重點項目,正為蘇州經濟社會發展提檔升級增添動力源——
項目“點串成鏈”撬新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項目的支撐。我市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緊緊抓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把準轉型升級脈搏,推動重大項目取得更大突破。
記者從蘇州市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今年以來,我市負責推進實施30個省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26億元,1至10月完成投資381億元,完成率116.9%;我市確定市級重點項目400個,年度計劃投資2319億元,1至10月完成投資2541億元,完成率109.5%。
當前,全市增強抓項目、干工作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一大批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引領示范作用大的優質項目相繼落地開花,為建設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后勁。
項目謀劃體現高站位,轉換新舊動能
作為全省全國的經濟先發地區和改革開放前沿陣地,蘇州增強重大項目的高站位,緊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滬蘇同城化”、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等機遇,謀劃的重大項目都有共同特征:龍頭型、基地型、關聯度大、帶動性強!
2月26日,2021年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議蘇州分會場活動和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昆山舉行。蘇州的重大項目涵蓋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功能、調結構、惠民生、利長遠的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生態環保項目、重大民生項目。
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今年4月,蘇州在打造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戰略節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長極方面又有了大動作: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落戶蘇州。“一區兩中心”104個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總投資近200億元。蘇州市支持“一區兩中心”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及有關產業政策發布,全市每年將統籌安排100億元經費,用于推動重大載體、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建設和人才引進培養。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蘇州市委、市政府緊盯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重點,把重大項目投資擺在突出位置,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一個個重大項目成為鑄就蘇州現代產業體系的堅實支柱,以高質量的項目優勢再造高質量發展優勢。
項目落地體現高標準,帶動“補鏈”“強鏈”
蘇州打造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美窗口”,重大項目建設始終是一條主線。市領導掛鉤聯系重大項目,親赴一線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難題,并就項目定位、產業形態等開展細致調研,力求重大項目建得準、建得好、建得快。
全市各地你追我趕、齊心協力,一批體量大、質效高、帶動性強的產業項目紛紛落地。
張家港廣大鑫盛大型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項目推進迅速,項目部分主體結構封頂(1號車間)且已完成大部分設備的采購,預計12月底全部封頂,明年5月前試生產。蘇州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致力于打造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精密智造基地”,規劃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一期全面達產后,可形成年產16.83萬件海上風電、高速軌道交通等行業用高精零部件的生產能力,對填補行業產能缺失、帶動產業投資延伸、推動當地高端裝備產業鏈“強鏈”“補鏈”具有里程碑意義。
該項目自啟動以來,實施“三即”模式(簽約即掛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做到土地審批、廠房設計、設備采購多軌平行推進,全力縮短各環節流程時間,從而取得項目建設的最快“加速度”。
在全市,類似的項目建設生動場景比比皆是。各地全力抓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做到洽談項目抓簽約、成熟項目抓報批、落地項目抓開工,將時間量化到每個節點、把措施細化到每個環節,在實物工作量和時序進度上緊盯不放,迸發出一股股火熱干勁。
項目服務體現高效率,爭創最優營商環境
全市各地各相關部門把項目服務擺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強化跟蹤推進,增強調度、督查和考核的科學性、有效性,對重點產業項目實行全過程全流程全周期跟進;另一方面,以服務重大項目的“行政推動+市場化推動”的互動格局,推動各地聚焦特色產業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項目服務首先體現在政策創新上。作為“新年第一會”,蘇州市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推進大會召開,發布了《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解讀了《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
4月26日,蘇州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大會上,蘇州市工信局發布《蘇州市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并進行了政策解讀。3年內,蘇州力爭全市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鏈相關企業超500家,產業鏈營業收入達600億元,建設有一定影響力的航空航天產業研發和制造高地。
政策文件勾畫了蘇州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脈絡,服務助推了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壯大重點企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產業創新體系。全市在推動重大項目落地的過程中,全力打響“蘇州制造”品牌,推動實施了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重點項目,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打造全球高端制造業基地。
重大項目關系著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民生實事項目也對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全市各地強化項目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不見面”審批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制定專項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儲備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見效一批,重大項目對于蘇州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的后勁作用正在凸顯,項目集聚效應正在顯現。(記者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