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惠玉蘭)鎮域有機廢棄物的“零”廢棄,不出鎮、不入河,資源回收變廢為寶,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實現了化肥減量,這個美好的愿景如今在吳中區成為現實。記者近日從市污防辦獲悉,目前,吳中區已將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工作融入蘇州生態涵養區建設范圍,確定“1+2”(即臨湖鎮+東山鎮、金庭鎮)試點。
近年來,吳中區積極探索優化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農膜、尾菜等農業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新途徑,合理解決秸稈焚燒、畜禽糞便排放等農業污染問題,提高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推動農業有機廢棄物處置“資源化、無污染、再利用”循環經濟發展。根據《環太湖地區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范區建設方案》要求,結合吳中區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現狀,依托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循環研究院(蘇州)根植于吳中區的獨特優勢,吳中區先行先試探索產業新模式,優化提升現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模式,確定試點“1+2”新模式。
據悉,目前,臨湖鎮試點滿負荷運行;東山鎮試點已完成主體建設并處于設備調試狀態,預計于今年12月進入試運營階段,2022年正式進行運營;金庭鎮試點已完成廠房建設進度40%,預計于今年12月底完成施工建設,2022年進入設備安裝,完成后進入試運營。
標簽: 試點“1+2”新模式 吳中區處理有機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