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陸宇其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和“神經末梢”。
為了讓黨建工作更加“有聲”,吳中區越溪街道莫舍社區找準問題譜序曲、研判處置抓節奏、疏導潤色促和諧、初心如磐傳美聲,探索出了連心弦、智慧弦、服務弦、保障弦“四弦議事法”,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服務居民群眾,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辦實事、開新局的動力。
暢通網格“連心弦”
匯聚資源“智慧弦”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
莫舍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健全組織網絡,由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黨員擔任網格員,在延續政策宣傳、理論講解、工作指導、心靈導向、廉政監督、社區管理、聯絡支部、聯絡群眾8大功能的同時,發揮“收音機”的作用,做到察民情、知民心、解民困,最大化釋放治理效能。今年,莫舍社區已采集事項80余件,辦結率100%。
本著“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原則,社區黨委積極動員轄區共建單位等主體參與社區治理,開展議事協商,形成治理合力。這樣善用資源的“智慧弦”,不斷鞏固著黨建為核、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記者了解到,在平時工作中,社區對于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會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小事就辦;對于重點、難點、痛點問題,則聯合法律隊伍、物業管家、轄區民警等“大黨委”成員,集思廣益高效解決,實現“援法議事”,在轄區內“點·線·面”全域推進,做到履職于法有據、治理依法有序,強有力筑牢社區維穩防線,實現智治和法治同頻共振。
構建志愿“服務弦”
筑牢幸福“保障弦”
寓治理于服務之中,讓居民在潤物細無聲的服務中,感受到高效基層治理帶來的便捷。
莫舍社區認真梳理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共性問題,健全便民服務、愛心幫扶、疫情防控、健康義診、環境整治、治安維穩、文明宣傳等7大類型廣覆蓋的服務體系,勤用巧用志愿“服務弦”。通過充分動員排長、樓道長、居民代表等群體,莫舍社區在教育群眾、感染群眾、號召群眾的條線上,組建了“七彩志愿”隊,上傳下達做好服務和管理,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凡事有交代”。
在做好服務的同時,莫舍社區還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社區文態、形態、生態和業態,將傳統文化內化于社區活動與服務中。
每天下午,社區居委會二樓的書場讓老年居民們有了好去處;社區文化長廊,則為愛好書畫的居民們提供了展覽場所;社區還打造“生命圖書館”,建立了書畫、“悅讀”、文娛3大社團,利用已有陣地,全年計劃開展書畫培訓、“代際悅享”、舞蹈演出等惠民活動52次,以豐富的內容充實居民的生活,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莫舍社區黨委書記陸麗華表示,通過“四弦議事法”,社區暢通了民意溝通渠道,推進了“援法議事”制度,有效引導居民參與議事,并凝聚“鄉賢、歸雁”力量,實現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轉變,探索出了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