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多措并舉助力文化人才釋放創造新活力
近日,首屆蘇州園林藝術節在可園開幕,這不僅標志著2021蘇州國際設計周正式開啟,而且再次吹響了創意設計產業人才的集結號。據悉,姑蘇區已連續四年承辦蘇州國際設計周,并先后邀請到百余位國內外人才嘉賓參與。
姑蘇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人才是古城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區域創新發展的原動力。為了讓文化人才能夠充分釋放創造活力,姑蘇區不斷加大對人才扶持的力度。2019年,姑蘇區在全市縣區一級開先河,發布“非遺文化人才培育實施意見”,給予非遺文化人才相關扶持政策,今年又對該“實施意見”進行了修訂及完善,助力打造非遺人才集聚的“磁場”。今年,姑蘇區出臺了“文旅體產業人才政策實施辦法”。“全區將以更大力度支持文化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姑蘇創新創業。”姑蘇區教體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姑蘇區加速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融合。在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中,姑蘇區先后在轄區9所百年老校成立非遺大師工作室。蘇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汪筱文、吳門琴派蘇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吳明濤、得月樓蘇州船點制作技藝非遺大師呂杰民等大師親自帶頭,開展以“燈彩點亮帶城”“古琴奏響崇道”“蘇式船點鏈接虎丘實小”等9大傳習活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傳統非遺文化的熱愛。“希望能有更多的師生通過接觸非遺技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于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延續非遺文化的生命力,吳明濤很有信心地說。
姑蘇區還積極引導文化人才與市場無縫對接,以創新動力助推文化IP和傳統品牌的發展,助力本土文化人才擁有更廣闊的舞臺。今年,琥珀雕刻傳承人朱永興打造1300平方米蘇工琥珀藝術館,用于作品展示和人才培養;太湖窯制作技藝傳承人冷赟玲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并受邀參加韓國利川國際陶藝展;桃花塢木版年畫傳承人喬蘭蓉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介紹非遺技藝;姑蘇非遺作品成功入選上海國展中心“蘇作館”。此外,首屆“繁華姑蘇杯”文創精英挑戰賽,共征集古城保護與更新、“江南文化”品牌打造等主題的作品114件。虎丘茶國潮包裝設計、紅色主題沉浸劇本《望春風》等9個項目進行了現場展示,以新穎的設計、獨特的創意和潮流的形式,還原出兼具煙火氣息和人文精神的蘇式生活。(記者胡毓菁通訊員顧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