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鄭怡)老人想將名下房產贈予侄子,卻擔心其“得房不認人”。蘇州正和遺囑庫的工作人員建議其在專業機構見證下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合理合法保護自己的權益。
近日,86歲的陳大爺一大早來到了位于姑蘇區十梓街489號的正和遺囑庫,他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獨居,平時僅和一個侄子有來往,自己幾次住院也都是侄子一家來照顧。陳大爺名下有一套房,他本打算找個時間把房子過戶給侄子,再由侄子照顧自己安享晚年。但最近的一條新聞,卻讓陳大爺產生了深深的不安——陸奶奶將拆遷所得3套房產全部給了孫女,并約定其中一套安置房給老人居住,同時孫女贍養其終老。哪知孫女拿到房子后非但不贍養老人,甚至因老人出租房屋補貼養老院費用而鬧上法庭。雖然贈予最終被撤銷,但也讓不少老人寒了心。
因為之前聽過正和遺囑庫的普法課程,陳大爺決定來尋找解決辦法。工作人員告訴他可以與侄子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據介紹,這一協議是指,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而遺贈人的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也就是說,陳大爺和侄子簽訂該協議后,只要侄子能盡心盡力地照顧陳大爺,在陳大爺百年之后,他名下的這套房便歸侄子所有。隔天,陳大爺和侄子就一起來到正和遺囑庫辦理了遺贈扶養協議。
“通過遺贈扶養協議來保障自己的晚年,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正和遺囑庫蘇州登記中心主任程鑫表示,“老人在訂立遺贈扶養協議時,可以選擇組織(如居委會、養老機構),也可以選擇個人(如親屬、鄰居)作為扶養人,但在選取扶養對象時一定要多加考察,選取確實能夠對自己盡到扶養義務者簽訂協議。”市民若有相關問題,可前往十梓街489號正和遺囑庫,或直接撥打0512-65650105咨詢。
標簽: 遺贈扶養 “老有所養”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