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金淵)“醫生快幫我看看,我的牙面上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小坑?”近日,32歲的岳先生發現自己原本潔白的牙面上出現了許多褐色的、坑坑洼洼的小洞,便來到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檢查。
經過檢查,岳先生幾乎每一顆牙齒上都有大小不等的缺損,牙面上布滿了斑點和斑塊,有些發黑或發黃,還有些牙齒齲損嚴重,變成殘根殘冠,鑷子一夾就碎;多顆牙有冷熱刺激痛和咬合痛,好幾處牙齦甚至長了包。醫生經仔細詢問了解到,原來從兩年前開始,岳先生每天喝兩到三瓶可樂,生活中用可樂代替水,最終導致了牙齒出現上述嚴重后果。
“這位青年就是典型的‘可樂牙’。”該院口腔科主任醫師劉廷忠介紹,可樂這類碳酸飲料中不僅含有糖的成分,還有大量酸的成分,其中磷酸、碳酸會與牙釉質產生反應,導致牙釉質脫鈣,牙齒礦物質被溶解,牙面變薄,表面變脆弱、碎落,繼而出現牙體缺損,牙齦暴露。一旦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齒會產生嚴重的酸痛感,醫學上稱之為“牙齒酸蝕癥”。
劉廷忠說,如果患上酸蝕癥,可通過涂脫敏劑使牙齒不再敏感,以達到治療目的;但如果受損嚴重就需要補牙;已出現牙髓病變者要進行根管治療;牙冠大部分缺損或僅留下殘根的患者可能還得先拔牙,再進行義齒修復。
標簽: 每天喝兩三瓶可樂 青年男子牙面布滿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