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爭
掏耳朵興起于剃頭匠,流行于川蜀地區。采耳師用挖耳勺、雞毛棒、鵝毛棒等工具刺激耳道,給人帶來酥酥麻麻的感覺。如今,不少人沒事就喜歡去采耳放松一下,采耳項目也成了不少養生按摩店的標配。
近日,市民劉先生采耳過后,出現了耳道瘙癢、流膿水、掉皮的情況。經醫生診斷,他的耳朵感染了“腳氣病”,可能因不潔采耳引起。據醫生介紹,因掏耳朵而導致真菌感染的患者還真不少。
在足浴店采耳: 耳朵得了“腳氣病”
前幾天,劉先生到星湖財富廣場“金足閣”足浴店想要泡泡腳,技師向他推薦了店里“最劃算”的套餐。花費198元,可以享受采耳、按摩、修腳三項服務。
“我當時覺得反正泡腳的時候閑著也是閑著,掏掏耳朵也挺好。”劉先生說,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服務越多越劃算,服務開始以后,才發現為自己修腳和采耳的是同一名技師。“當時我躺在沙發上,瞇著眼睛沒看清,心里想著只要技師好好消毒也沒有問題。”但回家之后,他的耳朵便“奇癢無比”。
一開始,劉先生并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怎么了,他到超市買了個挖耳勺,癢的時候就掏一掏。幾天后,他的耳朵開始流膿,掉皮,“掉下來的皮都散發著腳臭味”。劉先生此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來到蘇州市立醫院東區五官科就診。
經醫生檢查,劉先生的耳朵因真菌感染導致外耳道炎,有可能是因不潔采耳引起。
不少養生館:采耳足療是同一技師
針對劉先生的遭遇,記者開展了調查采訪,發現不少足浴、按摩休閑養生場所,足療技師和采耳技師大多是同一個人。這意味著,剛做完足療的技師,可能會拿起工具為顧客采耳,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就會讓腳部真菌通過技師的手傳染到顧客耳朵里。
張女士是吳中萬達一家按摩店的店長,據她介紹,休閑養生項目一般分為“小項”和“套餐”。“小項目”一般在半小時以內,“套餐”則在一小時以上。“一小時里,顧客不可能只泡腳,所以足浴套餐會把采耳、按摩等各種服務加進來。”關于套餐里的服務是否可以由不同的技師分別來做,張女士則表示,很多休閑養生店的技師都是按“上鐘時間”拿提成的,如果同一時間段有兩個技師提供服務,工資不好算。
那么,如何保證服務的衛生呢?采耳技師佳兒告訴記者,大部分技師每天都會使用酒精對采耳工具進行消毒,部分門店也有相應的要求,“但在為顧客提供‘套餐’服務的過程中,每次服務前都對相關工具進行全面消毒并不現實。”
醫生建議:莫用不潔的工具采耳
采耳患上“腳氣病”,是典型的交叉感染。一個技師,既做足療,又做采耳,難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蘇州市立醫院五官科醫生王以儉說,患者不衛生采耳很可能會導致真菌感染,還有些患者本身就患有腳氣病,因為不太講究衛生,摸了腳不洗手,又去掏耳朵,也會導致耳朵感染“腳氣病”。
王以儉說,像劉先生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外耳道沖洗,配合吃一些抗菌消炎的藥物。但就如同腳氣一樣,這次雖然治好了,如不留神,很容易反復發作。
如何避免耳朵患上“腳氣”呢?王以儉說,真菌一般是在潮濕溫暖的環境里生長,當耳朵進水時,容易受到真菌感染,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耳道干燥。同時一定要注意衛生,不要使用不潔的工具采耳。
另外,“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富含脂肪酸,使外耳道處于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正常生活中并不需要經常采耳,如果耳朵不適,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標簽: 醫生建議:莫在不衛生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