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林琳)作為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昨天起,《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正式生效實施,意味著全國所有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將受到強制性國家標準保護,所有的養老機構將受到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約束。記者了解到,蘇州市社會福利總院的標準化團隊牽頭承擔了這部國標的起草任務,為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蘇州智慧”。
《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規定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的基本要求、安全風險評估、服務防護、管理要求等內容,提出防跌倒、防走失等“九防”要求,以及養老機構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接待服務等規范,劃出了養老機構服務的安全“紅線”。
受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委托,2019年5月起,蘇州市社會福利總院牽頭承擔《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起草任務。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市社會福利總院標準化團隊多次赴相關部委、省廳溝通協調,與標準專家共同研討研判,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對標準文本進行百余次修改,歷經起草、調研實證、征求意見、技術審查等階段,最終順利完成任務。這部國標也于2019年12月對外公布,但為了讓養老機構做好充分準備,順利過渡到強制性標準要求,《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設置了兩年的過渡期。
全國社會福利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民政標準化專家庫成員、蘇州市社會福利總院標準化專家張陸是這部國標編寫組的成員之一,他從事為老服務已近20年。張陸說,國標中提出的預防和處置措施都是經過基層長期實踐、廣泛驗證的有效措施,養老機構只要高度重視、規范化操作就能大幅度降低管理中的風險。“就拿防壓瘡來說,養老機構應對有壓瘡風險的老人進行檢查。往細里說,根據老人的能力評估等級,提供相應的養老服務。單從變換體位防壓瘡來說,入門級至少是2小時翻身一次,最短的則是半小時翻身一次。即便是老人坐在輪椅上,也要求服務人員定時地為他變換體位。”他說。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負責人表示,民政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行政檢查,完善標準與綜合監管制度銜接,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確保新國標的生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