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英 通訊員 蘇小灣)“在歷經半年的獨自隔離,拿到不斷水漲船高的機票后,我終于回到了祖國,在位于上海的東吳證券研究所找到了工作,成為一名數據分析師……”在寫給回鄉高校畢業生黨總支的匯報信中,吳江區橫扇街道90后青年黨員余旭翔這樣說。作為黨總支的一員,他在赴英國攻讀碩士3年后,選擇了回鄉報國。
成立于2013年的橫扇街道回鄉高校畢業生黨總支共有黨員96人,其中海外留學生6人,目前5人回到了祖國,余旭翔是其中之一。
本地戶籍大學生在高校畢業后,如不能及時就業,組織關系就會轉至戶口所在的村或社區。考慮到這個群體黨員的數量和特殊作用,2013年,當時的橫扇辦事處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新路子,成立了橫扇回鄉高校畢業生黨支部,后升格為黨總支。
對這個群體中的留學生黨員,黨總支抓實管理共有三招,“學習管理”“宣傳管理”和“榮譽管理”。“這三招是我們探索形成的三點經驗。每年積分匯總就是評先的參考。留學生黨員雖身處異國他鄉,但不會沒有積分,有了積分,同樣可以參加家鄉各類先進的評選。”黨總支書記錢見鴻介紹,比如,凡積極參與獻血、文明志愿服務、扶貧幫困、未成年人輔導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活動,或者在單位各級各類比賽、評選中獲得榮譽的,都會獲得相應積分。
“積分制讓我們密切了與家鄉黨組織的聯系。”黨員孫峰說,“人的一生,要有更高層次的追求,我的追求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回饋給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