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美麗蘇州”建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并進,近日,市政府印發《蘇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美麗蘇州”建設的空間布局、發展路徑、動力機制基本形成,爭創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先行區。
市生態環境局綜合業務處副處長王冠楠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穩步增強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全面完成省級下達的“十三五”污染物減排目標,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率再創新高,從2015年的81.7%上升到2020年的91.8%。
“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讓人們對“十四五”時期的生態環境有了更高期待。根據《規劃》,到2025年,蘇州綠色發展活力位居全省全國前列;空氣質量優良比例保持在86%以上,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地表水省考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太湖、陽澄湖等重點湖泊富營養化程度得到改善;土壤安全利用水平鞏固提升;生態空間保護區域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0%,林木覆蓋率達到20.5%,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規劃》明確了蘇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十大重點任務,全力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源頭治理,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增強綠色發展韌性、持續性、競爭力;全面推進碳達峰行動,協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治理,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提升綜合“氣質”;堅持統籌治理,提升水環境質量,著力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觀風貌;推進系統協同防控,改善土壤和農村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強化系統保護修復,提高生態產品供給水平,提升蘇州城市生態韌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嚴控區域環境風險,有效保障環境安全;健全環境治理體系,著力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加強聯保共治,努力將蘇州建設成為長三角區域綠色發展的引領區。(記者 惠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