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吳江區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吳超)隨著挖機陣陣轟鳴,一幢幢“散亂污”廠房應聲倒地。連日來,吳江區平望鎮緊抓歲末年尾,集中拆除了兩處區域面積較大、安全隱患突出的“三治”點位,有效突破環境整治瓶頸,助推“三治”進度再攀高峰。在過去的一年中,平望鎮累計完成“三治”銷項1322.25畝,連續兩年提前超量完成任務目標,完成率140.66%,創歷史新高。
位于鶯湖村的吳江市天平工業用呢廠,占地27畝,建筑面積9550.57平方米,其中無證建筑占比30.05%,主要從事工業用毛毯及毛氈、紙箱及紙管的制造、加工、銷售等。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逐漸顯露出低效、粗放發展的弊端,廠房老舊、噪音、水污染等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
2021年,天平工業用呢廠被列入“三治”整治對象。整治過程中,平望鎮“三治”辦會同鶯湖村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宣講政策并積極回應企業的疑惑和不解,耐心細致做好記錄,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紓緩企業抵觸情緒,整治過程中做到治理既有溫度,執法也有力度。在進行多番談判后,與企業達成一致,并于去年12月18日上午進行了拆除。
同樣面臨騰退拆除的還有吳江市健陽紡織品有限公司。該企業創辦于2000年,原先為江城大道建設動遷安置對象,占地26.74畝,建筑面積14697.35平方米,其中無證建筑占比97.6%,目前主要用于對外出租給大理石加工、小化工等“散亂污”行業,地塊產出效益低且投訴舉報案件較多,被列入“三治”整治對象。“我們在完成廠房騰空后,將根據區鎮兩級規劃做好產業更新,消除安全隱患,提升土地利用率。”平望鎮“三治”辦負責人沈強說。
城市更新,工業產能提升不僅要做好“拆”字前半篇文章,還要做好“建”字后半篇文章。記者從平望鎮違建治理工作專班獲悉,平望鎮將進一步結合城鎮總體規劃、“三優三保”規劃、低效企業用地以及環保安監重點投訴對象等因素,全力謀劃來年工作,持續保持整治力度,倒排時序、掛圖作戰、拔釘銷號,確保2022年“三治”工作實現“開門紅”。
標簽: 吳江平望連續兩年提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