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惠玉蘭)1月18日上午10點30分,伴隨著一聲“開始降落”的指令,無人機立體監測裝備在完成對蘇州高新區三個問題地塊的整改情況復核飛檢、數據傳輸任務之后穩穩落地,本輪無人機專項巡查行動圓滿結束。記者昨天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有19架無人機,其中10架與省生態環境廳無人機平臺對接,全市各地均實現聯網,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時空一體化巡飛能力。
傳統的環境監測技術手段大多依賴人力,長途跋涉的現場取樣過程,連續性差,時效性慢。無人機可突破時空限制,方便快捷地獲取精準可靠的環境數據資料,及時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和應用分析,彌補了常規人工監測的不足。2021年11月,蘇州市生態環境局根據省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下發的《專項調度指令單:無人機接入任務》,統籌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的現有無人機資源,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無人機巡飛能力,布下天地一體化全方位監管的“天羅地網”。在對《突出環境問題預警單:蘇州市6地塊揚塵管控問題》的辦理過程中,我市成功借助無人機平臺完成了省生態環境廳對蘇州吳中區裸地整改情況的遠程調度核查。
根據預報,1月7日至13日,全省迎來一輪大氣污染過程。為做好環境應對工作,市生態環境局持續強化科技手段運用,積極提升大氣監測信息化能力,發布“關于開展大氣污染過程施工工地揚塵管理無人機巡查行動的通知”,組織各地運用無人機對轄區內施工工地揚塵管理情況進行飛行巡查,重點巡查國控站點和居民生活片區周邊施工工地。
在為期6天的專項巡飛行動中,全市累計巡查工地25個,發現存在問題12個。截至目前,所有問題皆在承諾期限內完成整改。在此期間,各地充分發揮了無人機機動靈活、及時響應的優勢,迅速掌握現場情況、精準鎖定問題線索、實時反饋治理進度,實現了從平面巡查到立體巡查的突破,提高了環境隱患問題的發現率和處置率。
標簽: 蘇州市實現時空一體化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