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佳樺)“我的文章獲獎刊登了,好幾家公司聯系要給我定制專題照片,讓我先匯費用過去。”近日,興業銀行蘇州吳中支行大廳里,年過8旬的劉老伯(化名)自豪地說。劉老伯敘述的“喜事”卻是銀行工作人員眼中的危險信號,他們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起電信詐騙。
原來,劉老伯一進大廳就要求發起4筆轉賬匯款,共計1萬余元,收款賬戶均為異地公司賬戶。“老人”“異地匯款”,這些細節讓負責接待的大堂經理多了個心眼,連忙詳細詢問匯款用途。“這是我上雜志做封面人物所需的版面費。”劉老伯說著,還向大堂經理展示一沓皺皺巴巴、粗制濫造的紙張,上面印著他供稿的文章和他的一些工作照片。
大堂經理采用緩兵之計,請劉老伯耐心等候。“他上周不是剛來過,想要支付參加頒獎典禮的15萬元嗎?”另一名理財經理也注意到了劉老伯,立刻告訴大堂經理,劉老伯曾想贖回理財產品去轉賬,被勸阻的事情。兩名銀行工作人員一合計,更加懷疑劉老伯遭遇了電信詐騙。大堂經理一邊穩住劉老伯阻止他繼續匯款,一邊立刻上報了營業廳主任,但劉老伯不以為然堅持要匯款。
營業廳主任立刻安排大堂經理報警求助,并進一步向劉老伯解釋:“這就是一起電信詐騙。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網查詢收款單位信息顯示,都是剛注冊不滿一個月或已工商注銷單位。”民警趕到現場后,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經興業銀行工作人員和反詐民警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導,劉老伯認清了電信詐騙的真面目并停止匯款,最終成功堵截了這起電信詐騙事件,守住了自己的血汗錢。
據悉,民警后續上門了解詳情后得知,劉老伯退休被一家醫院返聘坐診,詐騙分子利用他宣傳工作經驗以幫助更多患者的心理,用皮包公司及機構的名義向他收取虛假雜志及會議的相關費用,實施詐騙行為。
“近年來,電信詐騙的手段花樣百出,像劉老伯遇到的就是以開會頒獎、發表文章、人物宣傳等行為為由,讓受騙者轉賬匯款的套路。”興業銀行蘇州吳中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防詐反詐的前沿陣地,該行始終以保護客戶群眾資金安全為己任,切實筑牢員工、網點“兩道防線”,對廳堂轉賬客戶詳細確認客戶轉賬需求及收款對象,維護客戶的財產安全。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也要時刻保持防范意識,對不明來路的電話、微信、短信、郵件,不輕信,不匯款,守好“錢袋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