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為期3年、全域覆蓋,將招募志愿者、植物愛好者
昨天,蘇州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評估項目啟動儀式在太湖生態島縹緲峰舉行。這是我市首次開展具有全域覆蓋、全面調查、全民參與特點的野生植物資源普查,目的是完善全市野生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檔案,評估野生植物資源生存環境現狀,促進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維護生物多樣性。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有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持續優化,蘇州的野生植物資源狀況發生較大變化,全面開展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非常必要、迫在眉睫。”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在啟動儀式上說。
據市林業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曾于2014年參與省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調查物種僅限于大葉櫸樹、香樟和南京椴。這次啟動的普查則全面覆蓋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入侵植物三大類型,調查的具體內容包括3個方面:一是摸清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現狀及動態變化,包括分布范圍、地理位置、種群數量、生態環境和瀕危狀況,由此掌握野生植物種群和棲息地保護管理現狀、受威脅狀況與變化趨勢,發掘地方優勢物種;二是調查掌握全市栽培植物種類,為全市綠化造林樹種選擇提供指導意見;三是調查評估外來入侵植物風險,掌握全市外來入侵植物種類及現狀,為外來入侵植物的治理提供科學建議。
為保障全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評估項目順利實施,市林業站與南京林業大學的專業團隊開展合作,該校植物學、生態學等專業的資深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碩士組成的30人的高水平調查隊伍將具體負責此次調查。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洑香香表示,本次調查將采用樣線調查、樣方調查和全查法等方法,以樣線調查方法為主,對珍稀、瀕危和重點關注物種的代表性群落進行樣方調查,同時,在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次生林設置群落調查,了解植被類型和物種組成。對城市公園、古典園林采用全查法,以拍攝植物照片為主,標本采集為輔,將對植物資源保存和利用現狀、利用潛力進行客觀分析和綜合評價,提出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意見或建議。
除了由專業人員開展調查工作外,本次調查還將招募志愿者、植物愛好者,并呼吁全體市民參與,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共同傳播生態文化。
據悉,本次調查計劃分3年進行,第一年調查吳中區和吳江區汾湖,第二年調查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和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年調查昆山市、吳江區除汾湖外其他地方、相城區、蘇州高新區和姑蘇區。選擇調查具體區域時將充分考慮生境異質性、群落類型差異、受保護程度和人為干擾程度等因素,各區域調查時間覆蓋全年,有效覆蓋植物的花果期。(記者 陶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