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公布了首批太湖流域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十佳案例,江蘇省共有3個區、縣入選,我市的常熟、昆山兩縣級市位列其中。
為總結、推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創新舉措和特色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去年9月,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組織開展太湖流域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征集范圍為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已完成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縣域。四省市共報送案例37個。
自建設節水型社會以來,昆山市建立節約用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分區鎮、部門下達節水優先行動計劃任務,系統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廣節水技術,設立15億元技改基金;已完成10.95萬畝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常年穩定在0.68以上;培育清潔生產企業428家、中水回用企業62家。在節水工程方面,尾水生態凈化濕地日處理能力達31.75萬噸,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28%。“節水三同時”配套建設雨水調蓄池容積超10萬立方米。城市綠化、道路清掃等領域使用非常規水資源。昆山市聯動創建各類節水型載體339個,開發區光電產業園、千燈精細材料產業園創成蘇州市節水型工業園區。
常熟市將節水創建納入高質量考核。“節水型企業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例”指標納入常熟各鎮(街道)、開發區高質量考核;全力推進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印染企業按省節水型企業標準原地改建或異地遷建,鼓勵新的印染集中區爭創節水型工業園區。此外,常熟還探索節水型園區建設,開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園區建設,積極探索由點到面、由分散到集中的節水新模式;成功創建首批江蘇省節水型工業園區和首批蘇州市節水型農業園區。(記者 韓麗媛 陳潔 通訊員 鄒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