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值守見習記者 李浛芃
昨天是除夕,萬家團圓的日子。來自四川雅安的外賣小哥彭浩卻選擇留在蘇州,堅守崗位。剛滿22歲的彭浩負責石路商圈周邊的配送服務。“外賣訂單沒停過,忙得團團轉。”彭浩打開手機里的配送App告訴記者,過年很難點到外賣,幾乎沒有騎手接單。來蘇州工作后,他希望值守崗位,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這兩天跑腿送貨加價都找不到人!一到節假日,外賣小哥就顯得特別“稀缺”!果然,記者除夕當天中午12點多,在美團配送石路站點,見到彭浩時,他迅速扒拉了兩口午飯就騎上電動自行車,趕往下一個送餐地點。掐著表為顧客及時送餐的他們,往往顧不上好好吃上一頓飯。“很多人像我一樣沒有條件或不愿意做飯。”彭浩說,留崗跑單,賺錢是一方面,能夠在過年期間給別人送上熱乎的年夜飯,也很有成就感。
彭浩屬于午班團隊,早上九點半上班,晚上十點多下班。下班后,他還要騎著電動自行車去見一見11公里外的女朋友。“要凌晨一點多,才能回到宿舍休息。”彭浩笑瞇瞇地告訴記者,送外賣這份工作付出與回報成正比,想多賺錢就得多跑單。每天雖然很辛苦,但他年輕勁頭足,平均一天能跑50多單,而且還有宿舍住。
跑單雖然辛苦,但剛來蘇州的彭浩卻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善意和溫暖。
在石路C-House志愿服務站里,有專供外賣小哥歇歇腳的愛心驛站。石路社區黨委書記陸加燕對外賣快遞員的艱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僅石路商圈就有外賣、快遞配送站點3處,如何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工作質感與生活幸福感,就成了屬地社區的思考內容。去年以來,社區將C-House志愿服務站提檔升級,構建快遞、外賣小哥渴能喝水、餓能熱飯、冷能取暖、熱能乘涼、休閑有書、應急有藥的保障體系。
留崗過年,彭浩并不孤獨。今年的“姑蘇區穩崗惠企十條”特別向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贈送“冬日暖心包”2000份。這份暖暖的保障,讓外賣小哥們對在異鄉的春節有了更多憧憬。
在美團配送石路站點,大多數同事和彭浩做了同樣的決定。“平常外賣站點在崗18個人,今年有10個人報名留崗。如果春節7天都堅持在崗,預計每天可以多掙1000至2000元。”該站點站長楊昌威介紹說,公司向堅守在崗的騎手發放補貼,并與各級工會聯合發放新春禮盒、站點慰問等,讓節假日依然堅守崗位、保障城市運轉的騎手過一個更有獲得感的新年。
彭浩特別跟記者提到,自己是家里的“幺兒”,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他不顧家里的反對,執意要來蘇州闖一闖。“雖然來蘇州時間還不長,但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彭浩說,就在前幾天下雪的夜里,他騎車側滑,人沒事,但打翻了一份30多塊錢的外賣。“當我上門給顧客解釋時,沒想到他擺擺手說沒關系不用賠了。當時我就覺得心里特別暖。”
閑聊間,彭浩告訴記者,別看外賣小哥常年穿梭在蘇州街頭,可很少有人能停下來好好看看這座城市。這個春節假期,他還計劃抽出一點時間,逛一逛園林、走一走平江路。
彭浩說,蘇州敞開懷抱禮遇每一位城市“追夢人”,蘇州也是無數“追夢人”的寶地與福地。“人到蘇州才有為”,不僅是蘇州人才工作致力打造的最新品牌,也是多年來蘇州努力為各類群體打造施展才華舞臺的真實寫照。
標簽: 奔波在街巷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