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大家返回各自崗位,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如何規劃,記者進行了走訪——
“虎”力全開向未來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⒛甏汗澕倨诋嬌狭司涮?,人們收拾假期的閑適,返回各自崗位,開啟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也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近日,記者走訪了駐村第一書記、社區志愿者和企業負責人,傾聽他們的想法,看他們如何“虎”力全開向未來!
王惠其(中)在開展疫情防控檢查。(本人供圖)
駐村第一書記王惠其
講好鄉村發展故事
吸引更多創業人才
“老曾,春節過得咋樣?假期游客多不多?疫情防控措施有沒有做到位?”2022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王惠其就來到了計家墩理想村村口,向物業負責人老曾詢問情況。“春節期間人流量不少,疫情防控沒落下,你放心。”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兩人也聊起了這段時間村里的變化。
計家墩行政村位于昆山市錦溪鎮東南,下轄張南和計家墩兩個自然村,計家墩自然村2015年開始打造理想村項目,目前年均游客超過10萬人次,但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021年蘇報集團與計家墩村建立了掛鉤幫扶關系,并選派晚報編輯中心副總監王惠其任職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幫扶工作。
申請蘇報愛心基金幫扶困難村民、落戶蘇報“二十四趣”節氣自然學校實踐基地、邀請姑蘇區書法家協會新春下鄉送福……從去年5月開始,他鏈接多方資源為村里辦實事,同時利用黨媒優勢為計家墩村多渠道開展立體式宣傳,為村里帶來了不少新氣象。“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是計家墩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豐富更多內涵,多角度地講好計家墩故事。”王惠其說。
“計家墩有比較好的自然水系資源,希望通過村企聯建打造出一個水上皮劃艇的游樂項目,吸引更多滬蘇游客來到這里。”新年還有新期盼,他說,下一步,計家墩計劃逐步轉型,不局限于農文旅框架下的單一民宿業態,對標“人才返鄉創業的聚集地”,吸引不同的創業人才,依托其帶來多樣資源,為計家墩發展描繪出更多可能性,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標桿。
方嵐(右)和志愿服務隊隊員一起上門送溫暖。(本人供圖)
社區志愿者方嵐
動態掌握老人需求
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曹阿姨,我帶來些止痛膏藥,現在就幫你敷上。”昨日,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的志愿者方嵐在上午走訪時了解到有位老人腿扭傷,下午再次來到老人家,幫他敷上膏藥,并將老人的生活狀況記錄到工作日志中。
“志愿者就是要多做些事情,讓每天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今年75歲的方嵐,是清塘新村的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區發揮余熱的老黨員。自2000年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后,她身兼數職,以居民組長、支部書記、“五老”志愿者、校外輔導員、黨課宣導員等身份提供志愿服務,她帶領的“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與社區空巢、獨居等困難老人結對,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
為做好社區老人幫扶工作,方嵐對轄區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重新統計,帶著志愿者挨家入戶摸底,“只要身邊的老人有需求,我都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他們。”翻開方嵐的工作日志本,上面記載著她20多年來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點點滴滴:2000年9月參加了社區敬老月服務活動;2006年帶領的志愿隊獲得優秀志愿隊榮譽;2015年發起結對幫扶服務,結對了6位老人……
“我年紀雖然也大了,但是身體好,新的一年我要繼續把握困難老人實際需求,盡我所能為他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在志愿服務中發揮余熱。”方嵐說。
姜廣瑋在參加會談。(本人供圖)
企業負責人姜廣瑋
引入成熟科技企業
助力古城活態更新
春節前夕,姜廣瑋異常繁忙,奔波于圍繞星輝1976科技產業園的多個座談會。資產盤活、城市更新、活化利用……都是他心中的關鍵詞。
星輝1976科技產業園位于姑蘇區絡香路2號,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產業園前身是蘇州新星織造有限公司。“自2019年與姑蘇區金閶街道及蘇州新星織造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來,產業園對廠房進行整體改造,將老廠區打造成智慧城市領域的創新產業園。”天璣星輝(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廣瑋介紹說,產業園改造委托上海及蘇州知名設計公司,以原紡織廠的織機和絲綢概念為主,意在對歷史的保護與紀念。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姑蘇區城市更新的經典案例,星輝1976科技產業園實現了姑蘇區首例舊改項目全流程審批,從項目立項到運營形成閉環,為工業舊址盤活提供了寶貴經驗。此外,結合其所處“西環路科技產業帶”的空間布局,產業園從定位、招商、運營等方面都以科技產業為主線,并重點關注數字經濟、智慧城市、5G應用等領域。截至目前,產業園入駐率已超70%。
新年也有新目標,姜廣瑋說:“產業園立足科技產業的招商定位,整合多方資源,持續引入成熟型科技企業、龍頭企業、利稅企業。”近期,姜廣瑋和團隊在緊張考察新的產業園選址,以星輝1976科技產業園為標桿,擴大品牌效應,計劃新增一至兩個項目。“項目將繼續深耕姑蘇。”姜廣瑋說,姑蘇區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城市更新的畫卷也必定圍繞姑蘇徐徐展開。(蘇報記者 劉達 見習記者 李浛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