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劉曉平 蘇報通訊員 陶瑩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城市的生活節奏。為堅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最大程度保障企業有序運轉和居民健康安全,蘇州高新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志愿者迅速“動起來”,“黨員紅”“志愿紅”活躍在轄區各個角落,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屏障。
2700余名黨員干部集結基層“疫”線
連日來,高新區共計270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積極響應號召,集結基層一線,向社區報到。同時,將黨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陣地,高新區迅速成立了260余個行動支部,凝心聚力,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投身“疫”線以來,黨員干部們主動亮身份、領任務,電話不離手,步履不停歇,承擔起核酸檢測、秩序維護、物資運送等工作。
作為滸墅關經開區長江社區云錦城二期北門點位長的陳凱,身兼高新區首批“美美薪傳”掛職企業家之一。自疫情發生以來,他第一時間報名,主動跟隨掛職部門加入社區防疫。白天,他是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夜里,他是不畏寒風堅守到凌晨1點的“防疫戰士”。人員緊張,他就從公司抽調志愿者協助點位;物資緊張,他自掏腰包購買N95口罩和安卓手機做好保障;空間有限,他和社區書記一起出謀劃策推動隔離區、采樣區、醫廢區、一二脫區的管理建設。“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陳凱說。
交通卡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卡”。鎮湖交警中隊黨支部書記、中隊長李忠是轄區疫情防控交通指揮的點位長。連日來,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在帶領中隊全體民警、輔警、志愿者堅守交通卡口的同時,李忠還制定了一套基于區域實際的疫情防控保障方案,“一個目標,兩支隊伍,三路縱隊。”將警力分別投放到各核酸檢測點位、路口防疫檢查站、高速防疫卡口,三路縱隊齊頭并進堅決筑牢“前哨站”和“防護墻”,在轄區精編細繡“防疫網”。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紅”以超強的執行力和戰斗力踐行著作為一名黨員的忠誠與擔當,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已成為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定海神針”。
2萬余名“志愿紅”駐扎各社區
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
在戰“疫”時刻,3700余名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志愿者扛起重任、沖鋒在前,硬核書寫著抗疫的青春答卷。
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的青年美術教師徐任正是其中的一員。疫情下,作為綠地瞰湖花園核酸檢測信息登記員的他,在親身經歷數日的一線“戰斗”后,便有感而發地用手中的畫筆,創作了漫畫作品《一個青年志愿者的“x”天》,讓更多人了解志愿者們的默默付出。
事實上,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在基層“疫”線,最令人感動和難以忘懷的就是團結的力量。志愿者們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軍人百姓、不分干部群眾,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志愿紅”的身影。
每當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時,全區社會各界的志愿者們總是早早地來到檢測點位,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搭帳篷、運物資、引導小區居民有序采樣。大家分工協作,為區域核酸檢測采樣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志愿力量。
截至目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依托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所)、站,高新區累計開展2381場志愿活動,2萬余名社會志愿者駐扎在社區各個角落,齊心協力共同戰疫,讓“志愿紅”成為疫情防控一線最美的色彩。
標簽: 蘇州高新區黨員紅引領志愿紅 擦亮疫線最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