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太倉記者顧志敏周哲)“我家老頭子患有腎病,每周都要去醫院血透,現在出不了小區,你們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昨天,太倉婁江社區
22-04-14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陳潔)“打擾了,我是涉疫垃圾清運人員,麻煩將垃圾打包后放在門口,我馬上就到您家了,感謝配合。”前天晚上10時,常熟市
22-04-14
蘇報訊(記者余楊)“疫情讓我們無法與家人團聚,在酒店隔離的這些日子,感謝所有醫護和點位后勤保障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和無微不至的關心,你
22-04-14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李靜通訊員蔣丹)“忙到中午才想起來今天是我們結婚7周年紀念日,身披‘戰袍’,奮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這個紀念日過得
22-04-14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李靜)“妹妹,你今天也在這里啊。”“是的,我們又能并肩作戰了。”這是相城區第三人民醫院陸敏紅醫師和昆山四院護士杜
22-04-14
本報訊(記者李靜)為了提高基層醫務工作者對心身疾病的診治能力,近日,蘇州市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舉辦了相城站線上巡講活動,全市各醫院400余
22-04-13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昨天早上,在獅山街道橫山社區核酸采樣點,一名60多歲的大爺突然暈倒在地,在現場醫務人員和蘇州高新區公交黨員志愿者的
22-04-13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浛芃)昨天,姑蘇區開展新一輪區域核酸檢測。在姑蘇區虎丘街道碩房莊社區采樣點位上,一名女子在采樣完成后,突然臉色蒼白
22-04-13
江蘇昆山:群眾積極助力抗疫“靈魂畫手”作畫、“托尼老師”免費理發
22-04-13
蘇州“菜籃子”不間斷敞開供應
22-04-13
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鞏固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成果,近日,蘇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2022年蘇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明確深化法治政府
22-04-13
本報訊(記者顧玲)這幾天,青島小伙王勝成了蘇州高新區滸墅關檸檬花園的“紅人”,居民們買菜要找他,頭疼腦熱的也會向他尋求幫助。王勝建立
22-04-13
本報記者胡毓菁薛卿王可嚴松陳兆帥 見習記者李浛芃 疫情期間,居民的生活需求備受關注。昨天,記者從姑蘇區多家超市菜場了解到,各供應
22-04-13
本報訊(記者薛卿)昨天上午7點,姑蘇區吳門橋街道南環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助餐點食堂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廚師正在烹制午餐。蘇式爆魚、咕咾肉
22-04-13
本報訊(記者袁雪通訊員相望萱)“我現在常用的有9個微信群,用來溝通協調、接收和下達防控任務。”自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相城區望亭鎮集成
22-04-13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浛芃通訊員秦倩)“這是我們剛燒好的菜,快嘗嘗鮮。”昨天上午,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的“十元菜籃子”志愿服務隊隊員把
22-04-13
本報訊(記者李靜)“今天在這個小棚子里工作,語言溝通有點障礙。為了提高檢測效率,醫務人員獨創了交流‘手語’,圓滿完成了一千多人次的采
22-04-12
<p> 本報訊(記者 徐蘊海)4月9日下午,一名防疫志愿者因為體力透支暈倒在地鐵4號線吳江人民廣場站,站方迅速伸出援手,為其搭建臨時
22-04-12
<p> 本報訊(記者 廣豪 實習生 張清語)“像期待春天一樣,期待新聞里的好消息。”畫中,身著防護服的“大白”在桃紅柳綠的
22-04-12
本報訊(記者陸宇其)平時走路都要綁著護膝的“老寒腿”,在遇到落水市民時,卻奮不顧身跳入湍急的運河救人。10天前那個驚心動魄的傍晚,讓家
22-04-12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4月10日凌晨,“中港貨77”船在申張線常熟湖橋段水域發生事故,經過交通執法5個多小時的連夜救援,該船脫離了險情。 4
22-04-12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劉曉平)讓轄區群眾“菜籃子”拎出幸福感,蘇州高新區通安鎮華通一區農貿市場近日在完成“舊改新”后正式交付使用。
22-04-12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大秋)受疫情影響,3月蘇州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并不輕松,部分鮮菜價格有不小的漲幅,不過豬肉價格繼續下行,今年以來
22-04-12
蘇報訊(記者徐蘊海)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2021年度江蘇省優質工程獎“揚子杯”獲獎項目,蘇州交投集團所屬交建公司負責建設的312國
22-04-12
<p> □蘇報記者 嚴松 蘇報通訊員 張瑩 史鵬英< p><p> “沒想到他們這么忙,還替我們想得這么細。”昨天,在姑蘇區
22-04-12
蘇報訊(見習記者李浛芃通訊員孟麗娜)近日,姑蘇區金閶街道“331”機制辦聯合區消防救援大隊、中街路網格聯動站、桃花塢派出所、環秀社區對湯
22-04-12
□蘇報通訊員吳奇華蘇報記者錢茹冰 烽火沙家浜,情動常熟城。這片孕育了“沙家浜精神”的雙擁熱土,凝結著割舍不斷的軍民魚水情誼。近年來
22-04-11
蘇報訊(記者趙晨民)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度十個民生項目,包括“蘇小檢”在行動、放心消費“吳優”購、市監護“春蕾”、名優作坊添
22-04-11
蘇報訊(駐張家港記者楊溢陳夢嬌)登錄江蘇政務服務網張家港旗艦店,按照AI智能導詢提示填寫信息,錄入營業執照等資料,不到15分鐘,張家港市
22-04-11
建設整治兩手抓飛線充電要杜絕
22-04-11
蘇州:為滯留高速司機送餐這份“愛心套餐”暖胃又暖心
22-04-11
用數字人民幣支付,只要1分錢就可以給電動車充滿電,既方便又實惠。日前,在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鎮智慧充電網站點,市民李先生為電動自行車充
22-04-11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占長孫)“真好!蔬菜配送上門了!”昨天,昆山市周市中學教師俞珠君在朋友圈曬出一張擺滿西葫蘆、娃娃菜、洋蔥、蘿卜等
22-04-11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劉曉平)“您好!請出示蘇康碼和行程卡,謝謝!”“幫您測一下體溫。”近日,為保障居民的“菜籃子”安全,蘇州高新
22-04-11
評彈演員拍蘇州話短視頻走紅
22-04-11
<p> 本報訊(見習記者 李浛芃)“各位居民,考慮到明天天氣炎熱,有可能進行核酸檢測,希望居民朋友能夠幫忙冰凍一瓶礦泉水。”昨天下
22-04-11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浛芃)前天白天最高氣溫在29℃左右,在核酸檢測采樣區的醫護人員身穿悶熱的防護服,汗水很快浸濕了里層衣服。在位于姑蘇區
22-04-11
本報訊(記者璩介力通訊員郁智多)昨天上午10點,蘇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蘇州市吳中區見義勇為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至太湖西山風景區,為3月29日駕
22-04-09
本報訊(記者管有明通訊員)昨天,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金筑社區“筑綠園”城市農莊的盆栽蔬菜迎來了春耕時節。現場,“筑綠蜂”志愿者俞福男一手
22-04-09
本報訊(記者李靜通訊員蔣丹)春季多飛絮,是過敏癥狀高發的季節。蘇州醫生提醒市民,有過敏史或過敏類疾病的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過敏
22-04-09
<p> 本報訊(記者 惠玉蘭)記者昨天從吳江生態環境局獲悉,自吳江啟動空氣質量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吳江區主要職能部門、屬地,以國控空
22-04-09
本報訊(記者顧玲)日前,位于永蓮路東的福伸電機項目成功取得施工許可證,在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目前已正式進場施工。 今年
22-04-09
蘇報訊(記者林琳通訊員劉萬琴)作為創新社區治理的新型載體、為民服務的橋梁樞紐,疫情之下,“蘇頤養1號店”充分發揮資源鏈接優勢,對接臨湖
22-04-09
蘇報訊(駐太倉記者顧志敏周哲)“我公司有船員在船時間快12個月了,由于疫情原因換班船員無法進入蘇州市,太倉海事局能否幫助解決?”“我是
22-04-09
蘇報訊(駐太倉記者顧志敏周哲)女兒是網格員、媽媽是輔警、奶奶是志愿者,在太倉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有這樣一個家庭,祖孫三代奮戰在防疫
22-04-09
□蘇報駐吳江區記者周悅磊 墻角堆放著防疫物資和愛心單位及村民送來的干糧;桌上各類防疫材料分門別類堆起近50厘米高;忙碌的防疫人員對著
22-04-09
<p> 蘇報訊(記者 林琳)當前蘇州的疫情防控形勢正處在非常關鍵的時期,為支援抗疫,4月7日,蘇州市慈善總會(基金會)再次發起專項募
22-04-09
本報訊(記者韓麗媛)為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4月1日,在姑蘇區北部,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堤防加固工程長滸大橋景觀節點工程開工建設。記者了解
22-04-08
本報訊(記者邵群)蘇州人才落戶系統已于3月31日在江蘇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實現了全市人才落戶、畢業生落戶、人才落戶直通車等業務“一
22-04-08
蘇州:防疫知識“隨單派送”快遞小哥化身防疫宣傳員
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