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以來,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普降大到暴雨。截至31日18時30分,北京地區平均降雨量210.1毫米,其中永定河流域平均降雨量262.5毫米,最大降雨在門頭溝高山玫瑰園,雨量達692.7毫米,最大雨強豐臺千靈山111.8毫米/小時,整體降雨情況超過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永定河流域降雨多、雨強大、洪峰高,攔河閘最大洪峰達到3750立方米/秒。
在國家防總、水利部、海河防總的統一指揮、精心調度下,京津冀地區水利、水務部門高頻次共享信息、共同研判,按照“上蓄、中疏、下排”的原則科學調度洪水,通過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科學研判雨水情。采取預報預泄、蓄滯洪區應用、干流支流錯峰等措施,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水對全流域的整體影響。
(資料圖)
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齋堂水庫在7月30日提前進行了預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動用了1998年建成的滯洪水庫蓄洪,最大限度發揮蓄洪調峰作用。目前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立方米/秒,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下游地區的影響。
目前,降雨還在繼續,后續仍將產生大量洪水,在水利部、海河防總的統一指揮下,京津冀地區將積極協同、共同研判、科學調度,最大限度減少洪水危害。
新聞多一點
海河流域先后啟用各滯洪區
受前期連日強降雨過程影響,各河系產流匯流加速演進,海河流域防汛壓力持續增加。記者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截至8月1日7時,海河流域大陸澤、寧晉泊、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等先后啟用滯洪。水利部海委在前期派出工作組的基礎上,于31日分別向永定河、大清河繼續加派工作組,會同流域各地全面行動。
同時,天津市也于今天啟動市防洪Ⅰ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發布《關于啟用東淀蓄滯洪區的通知》(國水調﹝2023﹞3號)、《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關于做好永定河泛區運用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國水調〔2023〕2號),按照《天津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天津市防辦經會商,并報請市防指領導同意,決定于今天(2023年8月1日)1時將天津市防洪Ⅲ級應急響應升級為市防洪Ⅰ級應急響應。(央視新聞)
相關新聞:
北京門頭溝部分地區處于通訊中斷狀態
北京門頭溝區強降雨已致2人死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