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著3700余噸電煤的貨車26日從南昆鐵路沿線的那厘站,駛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以下簡稱“平果鋁”)的專用線,這是當日第三列駛入平果鋁的運煤貨車。這些煤幾乎將全部用于滿足平果鋁生產用電。
據悉,廣西與山西、貴州、河南并稱我國四大鋁土礦基地,儲量位居全國第3位,占全國資源儲量1/3以上。廣西平果市是一座因鋁而興的城市,縣域有鋁、錳、金等20多種礦藏,已探明鋁土礦儲量達2.9億噸,占全國保有量的17%。
1995年,平果鋁成立,日產7000多噸氧化鋁,如果不及時外運就會爆倉,進而逼停生產。當時平果鋁產品主要銷往廣東,市場價格波動大,而水運至少要半個月才能到達廣東,很難把握市場價格的有利時機,一旦貨物運達時錯過價格波峰,企業將直接遭受損失。同年5月,南昆鐵路南寧至那厘段率先開通運營,那厘站專用線連接平果鋁生產廠區,成為了平果鋁不可或缺的“運輸生命”供給站。自南昆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南寧局集團公司對平果鋁原材料、鋁產品運輸始終堅持優先安排計劃、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車的“四優先”傾斜政策。他們組織技術人員指導企業優化裝卸組織,壓縮車輛停時,提高運輸效率,為企業生產提供了便利條件。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南昆鐵路通過自身擴能改造升級,不斷推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1999年、2005年兩次共投入3.5億元,進行電網負荷擴容和牽引供電系統改造,使列車牽引能力由2050噸提升至5000噸;2017年8月10日,南昆鐵路那厘站電氣化升級改造開通。此次改造工程使車站到發線增加到8股道,形成貨運雙線能力,行車速度提至120公里/小時,車站貨運量由10000噸增加到15000噸,大大提高了沿線鋁礦企業、電廠貨物集散量,為平果鋁業生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2017年12月27日,途經那厘站的南昆鐵路南寧至百色段增建二線全線貫通,線路由單線改雙線,徹底突破以往的單線運輸瓶頸,最大年運輸能力由原來的3500萬噸提高至1.1億噸,運能提升近3倍,將當地生產的鋁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
據了解,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等縣(市)鋁土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帶動了16個鄉鎮198個村屯12000多戶58000多名群眾脫貧奔小康。革命老區的鋁產業發展對鋁土礦等礦產資源大縣(市)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礦產資源開發帶動了礦區及周邊鄉鎮民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依托于南昆鐵路運輸,平果鋁得以從深山走向世界。平果經濟在平果鋁的強勁帶動下迅速崛起,從1990年財政收入只有1300多萬元的國家級貧困縣,一躍成為廣西首個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的縣。如今,平果撤縣立市,從“縣城”邁向“都市”,通過大力發展鋁產業,已經形成了“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固廢綜合利用”一系列完整的鋁產業鏈。
廣西平果市工信局副局長何述鴻說:“發展至目前,我們平果的鋁產業體量大,產業鏈也較為完整,氧化鋁年產能是250萬噸,電解鋁是40萬噸,還有170萬噸是鋁金屬加工產品。得益于南昆鐵路的開通及發展,平果鋁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從1997年的1.73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278.85億元,翻了160倍以上。是鐵路大動脈讓平果鋁產業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宋斯麗 資音)